阅读历史 |

第192章 西市计量使(1 / 2)

加入书签

整理完财政报告。

帝国的收入和开支状况全部摆在杨钊面前了。

他身为度支员外郎,管不了收入的事,可开支这块却是他的份内责。

犹如一名面对各式调料的厨师,应当调配,才能调出一味美食?

占总开支比高达百分之八十的各边镇军费中,首先应当调整的便是安禄山的平卢和范阳两镇。

能够调整的也只有这两个镇。

其余各镇,尤其是陇右四镇,虽然开支巨大,但却也只能微调,总不能学着狄仁杰那样,建议放弃那些地区吧。

从长远看来,放弃安西、北庭、陇右等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极其愚蠢的。

只是帝国的统治者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将军事上的投入转为经济上的收入。

接下来,是宫里的六百万开支,不算少但也不算多,改动的必要并不大。

再余下来的那四百万,只有继续扩大投入的份,万没有缩减的道理。

这样算下来,处处都是嗷嗷待哺,可以节省点开支的地方几乎没有,杨钊深切体会到了一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看来帝国财政最大的问题还是出现在收入上,而不是开支上。

现在回头想想,也难怪王鉷会那么大方,一次性把度支内的人事和财权全部让渡给杨钊,因为凭着帝国目前的财政状况,度支压根就没有任何弹性空间,有的,只是各方伸来要钱的手,和没要到钱的牢骚和怨恨。

…………

度支让杨钊无计可施,西市计量使这个职务却给他大展拳脚的好机会。

西市的计量署已经立了起来。

就占用了西市署的公廨,打扫一番,重新挂个牌子就可以了。

这倒不是杨钊想借机打压西市署的权威,确立计量署日后在西市里高人一等的地位。

整个西市呈“井”字结构,西市署的位置正处于井字中心,其余街道店肆沿此向四面八方延展开去。这个位置,不仅是整个西市里最为便利的,而且居中控四方,权威性十足。

西市计量使是个全新的官职,与西市署令不好比较,但杨钊的度支员外郎这个官衔,肯定是比西市署令高的,如今他来了,自然就得占据这个最好的位置。

即便他不占,西市署令也会主动让出来的。

这叫尊卑有序。

西市署里的官吏差役们心里都犯嘀咕,好好的度支员外郎,待在皇城里不舒服么,跑到西市这个无权无势的地方来干嘛?

还有西市计量使,究竟是个职位,权限是什么,大唐国何时多了个这么奇怪的官职?

其实,跟着杨钊进入西市的王伦、史大个等人也是一头雾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