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1章 花灯会(1 / 2)

加入书签

忙碌的日子过得非常快,转眼之间就到元宵节,而韩家庄园里今天特例放了一天假,举办花灯会。

韩家的人也没闲着,比如此时的前院里,光光看着韩得平在院子中忙活老半天,做出来几盏造型怪异丑陋的灯笼颇为嫌弃。

“爹,你这个能叫做花灯嘛?”

韩得平面对闺女和儿子的瞩目,非常尴尬:“额,呵呵,咱们不是说举办灯会那奖励是为乡亲们设置的嘛?咱们自己就别跟大家抢了。”

在普通庄户人家,像芦席,背篓竹筐这种农用工具一般人都编的上来,做花灯就更是如此了。

其实在古代,人们的智慧是相当的高的,通常采用竹条或木条制作骨架,油纸或绸缎作为外皮,中间放上蜡烛,成为照明光源,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灯笼了。

一般人家都是做得来的,只是样式外貌美观与否那就不可描述了。

手巧的人能够做出外形漂亮独特,色彩斑斓的花式灯笼来,那手笨的做出来的成品照明还是不成问题的。

韩得平并不觉得自己做的花灯有什么不好,他给几个儿女每人都分派上了:“来,爹以前还没给你们做过花灯呢,以后每年我都给你们做一个。”

孝正嫌弃的后退了好几步,满脸的抗拒:“那个,爹,我觉得你还是把这份心送给咱娘吧,我都那么大了,就不用了。”

说着他就逃也似的跑了。

留下面面相觑的几人,孝延板着脸,非常正经的给自己也找了个理由:“花灯都是小孩子和姑娘家喜欢的玩意儿,我就不凑合了。”

说着他就迈开了步子:“我去看看里正他们布置的怎么样了?”

韩得平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把希望寄托在两个闺女身上:“小棉,光儿,你爹我可是忙活了好几天,为了削竹子这手都被割了几个口子了,你们不会也不要吧?”

小棉好笑的看着老爹手里那形状怪异,不方不圆的灯笼:“爹,你给我收着吧,留着我家宝儿出生以后玩。”

她今天从城里回来的时候,可是有看到那些店铺里挂出来的花灯的,跟韩得平的作品一比,那是天差地别。

韩得平心总算是找回一点成就感:“哎,好,都给我外孙留着。”

这时,韩福进来禀报:“老爷,大姑娘,二姑娘,戏班子来了,你们要过去看看吗?”

“哎,好。”韩得平放下了手中的活,走了两步见到小棉跟着就皱眉说道:“小棉啊,你就别出去了,外面搭台子人多手杂,东西也多,再磕着你。”

小棉甜甜的笑了笑,当真止了步子,她现在身子有些重,再过一个多月就要生产了,目前是大家重点保护对象,就连韩得平这个大老粗,最近都格外关注起闺女的安全来。

见婆子扶着小棉去了后院,韩得平才带着光光出了自家的大门。

戏台子就搭在大柳村南北路的大路中间,基本上已经快完工了。

整个大柳村家家户户早已经响应号召在大门口挂出了各式各样的灯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