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9章 媒婆上门(1 / 2)

加入书签

而是跟着韩得平到了大柳村来看了满园的西瓜,最后几个人一合计,游大爷说回府城去组织人手和马车,过些日子来拉货。

韩得平一家这才放下心来,西瓜目前走的是高端市场路线,卖的还是比较贵的。

但是现在淮阳府的西瓜市场已经属于饱和状态了,他们想要把西瓜卖出去就得低价处理,那样就给已经买了西瓜的武长使家和齐家的生意带来冲击,光光是不赞同这么做的。

等到明年大家都种上了西瓜,不紧缺不稀奇了,价钱自然会跌,而不是现在他们主动降价处理。

游大爷帮着把西瓜贩到北边一点的城市去,他们家也减少了损失,游大爷也可以轻松的赚一笔,何乐而不为呢?

过了不久,游大爷组织了二三十辆马车,装了满满的西瓜,带着人说要把西瓜贩卖到隔壁的贺州府,凉州府去。

解决了西瓜问题,光光又开始忙着把山楂作坊开起来,因为山楂成熟的季节又到了。

今年再想去山上采摘那么多免费的山楂那是不大可能了,于是韩得平就放出话来,收红果子,五斤一文钱。

这么一说,果然有不少人都去各个山头采摘野生的山楂,每天韩家一开门门前就排了长长的队伍。

有那聪明的人家,就去山里挖了不少山楂树回家移栽,以后结了果可以直接拿到韩家换钱。

这么好的事情又不需要成本,以至于到后面,山里的野山楂树被破坏了个七七八八,来年都很难在摘到果子。

家里有了卖西瓜的几千两银子,一下子就变得宽松起来。

光光就跟全家商量把西院子的三亩二分地给改建成作坊,自家现在的作坊等西院子一建好就可以拆除盖成宅院。

那自家的院子就是两进的宅子了,家里现在每天人来人往,林氏和小棉光光都是女眷还都住在前院就没那么方便,光光就想着改造一下宅院的格局。

东边是两亩菜地院子,韩得平请了泥瓦匠大师傅把菜园子挖了建造了一座跟主院连通的四合小院子,这是为了以后孝延成亲用的单独院子。

孝正还小,而且以后不知道孝正是走科举路线,还是做其他的谋生,一家人暂时不考虑孝正的未来,就没给他建上单独的院子。

西院墙外边是五亩单独的山楂树林,光光让韩得平把树林挨边的十亩地花高价给买了建一座宽大的绣工坊。

绣工坊和山楂作坊中间隔了五亩山楂林,两边开了门互相连通起来,山楂树开花的时候在两边作坊里干活的人都能够欣赏得到。

陆续的又在镇上和隔壁镇上买了二百亩良田,租佃给了当地的农户更种,韩家每年负责去收税粮和租佃银就行了。

到了年底,家里的房子和作坊都改建完工了,现在路北面是光光家的宅院和作坊,连成一片。

宅子是占了五亩多地,挨着宅子的就是那个有三亩大小的山楂作坊,作坊里分成了两个小作坊,用来加工山楂食品和做土豆粉凉粉的。

穿过作坊往西走就是一片五亩地的山楂林子,穿林而过进了角门以后里面是一座很大的绣工坊,占地有十亩之多,里面打造了多个房间,把生产帕子,荷包,香囊,挂饰绣画,和屏风摆件全都分开来做。

工坊里还建有灶房,茶水间,休息的房间,可谓是样样俱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