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7章 内乡侯府的登徒浪子(1 / 2)

加入书签

众官吏这下子都缄默不言起来。

安老太爷捋了捋胡须说道:“这是好事,好事,只待小侄儿成亲之时,我等要去恭贺才是。”

韩得平忙说不敢,只是心里别提多膈应了。

那贺瑶只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不谙世事,跟自家闺女非常要好,平时最喜一处玩耍,如今孙贺两家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不顾她的终身幸福,要将她推入万丈深渊,这种做法可真是令人不齿。

寿宴酒席一散,一家人就匆匆忙忙的告辞了。

回到家里,韩得平一脸的不悦,他对韩孝延说道:“孝延啊,这个文林郎家做事可是不大厚道啊,贺家侄女如此年幼,竟然去给那安礼做什么劳什子的填方,他们也忍得下心。”

孝延看了看妻子孙氏,低了低眼眸没有说话。

光光也看出来了,哥哥是顾忌孙氏的脸面不好说话,这婚事本就是孙庭承和梁氏一手促成的。

嫂嫂孙氏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得到,她却为了娘家人的脸面,一直隐瞒自家,想来也是,那安大老爷如果是四十岁,还让人好接受一点,这年过五旬,配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委实是让人难以启齿。

林氏见没有人说话,就缓和气氛道:“这事于咱们反正是没有瓜葛,也不是我们能够插手的。”

几人说了一会子闲话,就各自散去。

光光跟在林氏身后默默不语。

林氏回头摸了摸小闺女的小脑袋:“光儿,难过了吗?别怕,娘就是不要这泼天富贵,这家财万贯,也不会让你择这种夫婿的。”

韩得平皱了皱眉,他也扭身回头看了一眼脸色不大好的闺女沉声道:“以后孝延孝正要是敢算计你的婚事,看我不打断他们的腿。”

光光叹气:“我不是为了我不高兴,我是为了瑶瑶。”

说着光光扁了扁嘴,有种想哭的冲动。

那么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就如此毁了吗?

“我觉得这孙家的大公子夫妻可真是利欲熏心。”

韩得平自然也知,只是孙庭承是儿媳妇的兄长,他们也不好多指责人家做的怎么样。

林氏也是目露鄙夷:“你没见那孙大郎一开始在寿宴之上都是没有话语权的,等结亲的消息一公布,我看那县太爷对他都和颜悦色起来了。只是利用她人的婚事谋来的阶梯,就不觉得亏心吗?”

光光冷笑,这种人,她还真是有些不屑。

出了这件事以后,韩得平一家也就没有心情再继续逗留游玩了,他们整理了马队早早出发上路了。

由于天气不冷不热,正是舒适凉爽的季节,他们在路上没受什么罪。

到了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以后了。

韩得平询问闺女:“光儿,咱们是直接去窦大人府上吗?”

光光眼睛转了转,按照道理来说,他们一家那么多人应该自己找个客栈安歇安顿,免得打扰窦大人一家。

可是孝正是一直住在窦家的,他们要是单独出去住,就有些两下分头,不伦不类了。

光光就道:“爹,咱们直接去窦府吧,咱们跟窦大人相识多年,也都熟识,要是我们去了别处安顿,显得见外。”

一众人沿街打听着新任吏部左侍郎的府邸,就到了崭新的窦府门口。

这道街上的宅院一清色都是坐北朝南,这大门前有门罩(设有门窗和墙的房子),过道高出地面。府门东西各有一间角门,供人们出入。

府门外有石狮、灯柱、拴马桩和辖禾木(古人称行马)等设施。

如果不看门上牌匾,还真分不清这宅院跟左右有什么差别。

众人下了马,就有管事的拿着韩得平的名帖去了门房。

过了半刻钟的时间,府门大开,从里面出来了一行人,是窦家小公子和孝正迎了出来。

“给爹、娘见礼。”孝正久未见到家人,一照面就眼眶发红起来。

林氏思儿心切,一年没见幼子,难免激动,她拉了一把施礼的孝正,眼角落了泪:“我儿快快免礼。”

窦小公子名唤窦清远,年方也只在十六七岁的样子,他向韩得平林氏也作揖行礼:“小侄给叔父,叔母问安。”

韩得平也忙去搀扶窦清远:“好,小侄儿免礼。”

光光在后面被众人忽视当做了透明人,只觉爆汗,这些读书人见礼就是麻烦,还带着一股文绉绉的酸臭味,以前孝正说话可是很亲和随便的,如今竟然学会了文人墨客那一套虚礼了。

孝正抬头见小妹妹盯着自己,他冲她眨了眨眼睛,然后一板一眼的道:“妹妹长高了。”

光光失笑,一瞬间竟然恍惚觉得,从前那个少年,如今已经长大,他的肩膀似乎高大伟岸,能够撑起家中的一片天。

她冲着哥哥甜甜一笑:“三哥。窦家哥哥。”

窦清远诧异了下,他细细打量了一下光光,几年前父亲还在淮阳府任职时,他是见过这个小姑娘的,那时的的她还是个未长开的小丫头。

如今再一看,她身量拔高了很多,今日身穿粉红色的绣花罗衫,下着珍珠白湖襦裙,那白嫩如玉的脸蛋上,颊间微微泛起一对梨涡,淡抹胭脂,使两腮润色得象刚开放的一朵琼花,白中透红。

簇黑弯长的眉毛,非画似画,一双流盼生光的眼睛,那诱人的眸子,黑白分明,里面仿佛荡漾着令人迷醉的风情神韵,引人想一探究竟。

窦清远喉间滚动,只觉口中有些干涩饥渴,不过面上他斯文有礼的给光光还礼:“光儿妹妹已经出落成大姑娘了。”

身后的唐煜抱着剑,冷着脸打量了一下俊秀的窦清远,淡淡的哼了声,不过没有人注意到他罢了。

众人说笑交谈了几句,相携入了府,后面就有下人开始卸车,韩家还带来十几大车的特产礼品呢,就那几千斤的葡萄酒,都可是价值千两白银的。

绕过影壁,进入了大花厅,窦大人夫妻已经在等。

众人相互见礼客套,窦夫人拉着光光坐在自己身边言笑晏晏:“几年没见,光儿出落的越发水灵,我真是羡慕妹妹,要是光儿是我家姑娘该有多好。”

林氏呵呵一笑,也知窦夫人是在玩笑:“嫂夫人可不要被她这乖巧的外表迷惑,她整日不似旁人家里的大家闺秀,会描红绣花,就喜欢跟着他爹田间地头的转悠捣鼓庄稼,皮着呢,一点女儿家该有的样子都没有。你若是喜欢,我可就是不要了,送与嫂夫人教育管束。”

窦夫人眼睛睁的大大的,假装认真严肃的追问:“妹妹此言当真?那我可就不客气了,以后光儿可就是我与我家官人的姑娘,你们不得再带走她。”

窦大人哈哈一笑,他对韩得平道:“韩贤弟,我家都是小子,几代都没出过一个姑娘,你是不知,你家嫂夫人整日念叨闺女,只是每次生下来的都是男儿,回头她又要来埋怨我。”

窦大人说的倒是真的,他和窦夫人有三个儿子,他又没有小妾通房之类的,加上窦夫人年龄大了,再想要姑娘,估计困难。

这夫妻俩一唱一和的,竟然会说笑耍宝,光光竟然觉得这做文官有大学问的人也不一定都是无趣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