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2章 最后的告别(1 / 2)

加入书签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欧阳修

……

不等郦雪璇道谢,青衫道人扭头对羡慕不已的白复道:“你师妹的御剑术算是出师了,接下来就看你了。”

白复吐吐舌头,左手持红色龙纹圆盾,右手拿金色龙纹月牙。按照青衫道人的心法,驾驭这两件兵刃。但运功数遍,两者纹丝不动。

青衫道人见此,不急着传法,而是讲起了《庄子.达生篇》里的一则寓言故事。

“孔子到楚国,在树林里,看到一个驼背的老人家用竹竿黏蝉,像捡东西一样容易。

孔子问道:“这是手的技巧,还是心的境界?”

老人回答:“这是心的境界。我曾经花五六个月练习这门功夫。先在竹竿的末端放两颗圆珠,练到怎么晃,圆珠都掉不下来。练到放三颗圆珠都不会掉时,黏蝉十只,会掉一只。练到放五颗都不会掉时,黏蝉就像捡东西一样容易了。

我的身体就像插在地上的树干一样,我伸出去的手像一个枯树的条枝,蝉根本感觉不到杀机。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我眼中只有那只蝉的翅膀。心里没有一点彷徨,就算拿全世界跟我换眼前蝉的翅膀,我也不换。如此这般心力,又怎么可能抓不到眼前这只蝉!”

说到这里,青衫道人对白复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若心志不分散,精神就能够凝聚出强大的力量!”

白复言下大悟,一直以来,自己太过依赖蟒珠的感应,忽略了自己元神的力量。

白复摒心静气,眼观鼻,鼻观心。将注意力从两件兵刃上收回,变成关照自身。

只见红色圆盾绕着自己身体缓缓旋转,而金色月牙则慢慢升到头顶一丈处,呈现攻击阵型。

青衫道人手一抄,一柄木剑向白复疾飞而去。红色圆盾立刻生出感应,护住白复要害。金色月牙则呼啸而去,攻向青衫道人。

青衫道人第二把木剑飞出,拦截金色月牙。

白复右手在胸前划了一个弧形,金色月牙则改变轨迹,突然急速下降,擦着地皮飞行,接近青衫道人时,突然提速,以一个奇异的弧度切向青衫道人双足。

青衫道人左手一卷,一股气旋将金色月牙卷离身旁。右手两指一点,第一柄木剑刺向白复咽喉。

白复御剑术还不纯熟,手忙脚乱中来不及指挥红色圆盾,咽喉漏出破绽。这一剑眼看就要中招,红色圆盾自动回旋,护住咽喉要害,将木剑格挡出去。而金色月牙被卷飞后,不等白复招呼,自动攻击青衫道人。

“好一个围魏救赵!”青衫道人赞到。

青衫道人一个腾挪,化掌为刀,一刀将近身的金色月牙劈飞。金色月牙倒飞而出,撞在岩壁上,将岩壁砍出一道深深的裂痕。

金色月牙刀刃之锋锐,力道之强悍,连郦雪璇也不禁咂舌。

接下来的一段,红色圆盾和金色月牙仿佛进入自动攻防模式。红色圆盾负责防御,围绕着白复身体回旋盘绕。哪里有飞剑的进攻,圆盾就出现在哪里,拦截住飞剑一次次的刺击劈砍。而金色月牙负责进攻,疾如闪电,巧妙躲开飞剑的拦截,从不同角度劈斩青衫道人要害。

青衫道人大呼过瘾,祭出七柄木剑与白复格斗起来,打的惊天动地。

后世有诗为证:“锋随指顾,锷应徊翔。取诸身而耸跃,上其手以激昂。纵横耀颖,左右交光。观乎此剑之跃也,乍雄飞,俄虎吼,摇辘轳,射斗牛。空中悍栗,不下将久。炊风落崦雨来,累惬心而应手。尔其陵厉清浮,绚练夐绝。青天兮可倚白云兮可决。睹二龙之追飞,见七星之明灭。杂朱干之逸势,应金奏之繁节。至乃天轮宛转,贯索回环;光冲融乎其外,气浑合乎其问。若涌云涛,如飞雪山。万夫为之雨汗,八佾为之惭颜。及乎度曲将终,发机尤捷;或连翩而七纵,或瞬息而三接。风生兮蒨斾襜襜,雷走兮彤庭煜煜。阴明变见,灵怪离猎;将鬼神之无所遁逃,岂蛮夷之不足震慑?”

百余回合后,青衫道人见白复掌握的差不多了,这才收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