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章 访贤(1 / 2)

加入书签

张飞的凶恶扮相,到底也还是没能从这少年的嘴里问出话来。

在这个年代,十六七岁的人,已经是成年人了,这位少年也有着他自己作为成年人的骄傲和尊严。

最终还是等到刘备安抚了流民们,一身疲惫地回到县衙,楚轩把事情告知刘备之后,这才打开了这少年的话匣子。

刘备到底不一样。

跟人说话,总是能让人如沐春风,不知不觉就开始跟他深入交谈起来。

最终,这少年听闻眼前之人是刘备之后,楚轩等人也得知了这个少年人的情况。

顾邵,字孝则,十六岁。

父亲是顾雍。

楚轩问道:“你父亲真是顾雍,那个蔡中郎最得意的弟子?”

顾邵点点头:“正是!”

刘备露出一脸神往的神色:“蔡中郎经史、辞赋、书法、音律,都是学究天人。”

“令尊为蔡中郎高足,也定然是贤德之人。”

“我想要前往令尊处,请令尊能够指教一二,不知可否?”

顾邵想了想,说道:“刘使君是当世英雄,弘雅仁义。家父也常称颂使君令德。”

“刘使君若是想要去见家父,想来家父必定欢迎。”

刘备大喜,高声叫道:“备马!”

“我与翼德、子昂,现在就去访求大贤!”

竟是不要随从,就自己三人就要跟着顾邵走。

顾雍,字元叹。出身于吴中四姓“顾陆朱张”的顾氏家族。

顾雍很小的时候就拜入了蔡邕门下。

蔡邕在众多弟子中,最喜欢的就是顾雍了。

喜欢到什么地步呢?

顾雍的名“雍”和字“元叹”,都是蔡邕给起的。

雍与蔡邕的“邕”读音相同。

蔡邕将自己的名字送给了这个学生,让他跟自己同名。

古人讲究避讳,顾雍最终用了同音的“雍”字。

而顾雍的字“元叹”,是因为蔡邕教导这个学生时,感叹这个学生的才华过人,所以干脆就又给这个学生起了“元叹”的表字。

顾雍在历史上,后来做到了丞相,而且一直做了十九年丞相。

顾雍去世的时候,孙权为他穿了孝服。

处在这大争之世,又跟着孙权这种雄猜之主,顾雍不但能够善终,还能留下“社稷之臣”的美名。

由此可见顾雍的水平。

此时的顾雍,在合肥东边的浚道。

据顾邵所说,顾雍早年就做了合肥县长,后来又在曲阿等地为官。

孙策攻破庐江,逼死了陆康。

所以后来孙策到了江东之后,顾雍便辞职离开了江东,四处游历。

近来听说郑宝等人把合肥给祸害了,顾雍念着曾经在这里为官,就打算来这里,看看能不能制止郑宝。

“你父亲为什么要站在陆康一边呢?”楚轩有疑惑。

顾邵解释道:“家母姓陆。陆公(陆康)正是在下的外祖!”

这一说,楚轩就懂了。

感情这顾氏与陆氏还有姻亲关系在。

“那么能不能顺手把陆逊给勾过来?”楚轩心里盘算着,“陆逊眼下还不到二十岁吧,还叫陆议呢吧,应该不会很难忽悠!”

“有两个人,找到了我父亲,想要我父亲帮忙,假扮曹操的使者。”顾邵说道。

“因为这两人都没有为官经历,怕演的不像。”

“所以我才来拿官印的。”

楚轩问他:“假扮曹操的使者,是想要做什么事情?”

顾邵说道:“我听说,他们有一个朋友身陷贼窟。”

“他们准备假扮曹操使者,以册封这群贼人为官的名义,顺便救这位朋友出来。”

封贼人为官,再要求派遣人质表诚心,这个被指定的人质当然就是他们的这位朋友了。

顾邵说道:“可是他们都没有册封贼人的官印,所以……”

楚轩笑道:“所以就想要拿走合肥县长的官印,照着仿制一个假的?”

淮南大乱之后,到处都是贼人的势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