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3章 传给李林甫的信号(1 / 2)

加入书签

好在杨钊的行动够快。

他将杨贵妃托付的事奉为头等大事,一出宫便想法将韦氏接了出来。

又设法将其安置在一所道观里。

才避免了韦氏被新一轮的清洗风波牵扯进去。

李唐以道教为国教,只要进了道观,拿到了标示僧尼和道士身份的度牒,除非皇帝诏令,便等同与外界俗世斩断渊源,在俗世所有过的祸福因缘,也一并斩断。

这个法子最大的困难在韦氏本人,她半生荣华,一直幻想着母仪天下的那一天,又怎肯青衣油灯伴残生?

但韦氏最后听从了杨钊的处置。

人生遭此劫难,又亲眼目睹兄长们的悲惨下场,昔日繁华兴盛的家族一夜间轰然倒塌后,她已心如死灰。

设法安置韦氏的同时,杨钊一直在等待李林甫的传唤。

之前,向李林甫索要官职本就是他的计划。

自得到能入宫面见杨贵妃的消息后,他就一直在心底权衡,到底要不要先跟李林甫开口。

最后他想明白了,去了。

金吾卫兵曹参军这个职务,看起来比较清闲,也没什么职权,在帝国的权力体系内没有太多存在感,但是,它在关键时刻又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杨钊至今对韦兰提出的利用皇城兵曹营的刺杀计划印象深刻。

假如有一天,他也到了需要暴力来解决突发危机时,这支皇城里的禁军便能发挥作用。

加之,杨钊又在兵曹营内待过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的根基,里面的韦承恩等人也是值得结交的。所以把这个职务交给自己最信任的杨铆,由杨铆来延续他在兵曹营内的影响,无疑是绝佳的选择。

但这并不是他向李林甫讨要官职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从李林甫的用人习惯上可以推测出,他的请求大概率是会被拒绝的。

事实也正是如此。

杨钊要的就是李林甫的拒绝。

因为他紧接着便会入宫,再想法说服杨贵妃来帮他达到目的。说服杨贵妃并不是什么难事。

事情的发展一如他计划的那样。

如今,杨贵妃派出的人应该去过政事堂了,也打过招呼了,请授予她族弟杨铆空缺的金吾卫兵曹参军一职。

李林甫现在应当明白了,他刚刚拒绝了杨钊的请求,可紧随着,杨钊便通过宫内的途径完成了。

不知道李林甫会作何感想。

但杨钊认为,他这样做并不是在威胁李林甫。

他只是想给李林甫提个醒,别把我当成你手里的工具,更别想着来随意揉捏我。

通过之前侦办韦坚案的经历来看,他认为自己的这个提醒很有必要。

因为他既不愿意被李林甫列入打击的异己,也不愿意再被拿去做党同伐异的工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