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5章 做朕的儿子,真是难为他了(1 / 2)

加入书签

“没什么不一样的!难道圣人和太子就不是父子家人了?”

杨花儿并没能领会到杨钊话里的深意,

“说到底,你不就是担心圣人迁怒于杨家,顺便也毁了你的仕途么?我告诉你,你爱惜你的仕途,惧怕圣人,我杨花儿可不怕。”

这便是杨花儿的缺点了。

她为人大度,不像寻常女子那样扭扭捏捏、小家子气,想起什么事便立即去做,绝不拖泥带水;可她的另一面,便是性情急躁,胆子大起来时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

便像现在这样,竟敢口出狂言,说她不怕李隆基。

这种状态下的杨花儿是劝不了的。

杨钊闭嘴了。

杨花儿却并未罢休,继续数落道:“你们男子都只是满口大义,其实一个比一个薄情寡义。韦家都快垮了,李亨却只敢缩在东宫里,还屁都不曾放一个。大哥杨铦也一样,他也不想想,当初他才来到京城时,是谁收留了他,还给他铺平了仕进的道路,他倒好,不但不出手援救,还反手就把韦家给卖了……还有你,跟他们也是一路货色。如今我进宫去说几句公道话,又碍着你什么了,你不但不给我出主意,反倒还要阻止我……”

仅从道义上来说,杨花儿这番话并没有错。

但在这个社会上,从来就不是道义能说了算的。

比如说,李亨如今深居简出,躲在东宫里自保,才真正是帮了韦家。他要是敢站出来替韦家说话,韦家只会倒得更快,顺便把他自己也一起拖垮了。

而杨钊也不能只考虑道义,他得为杨家的利益考虑,因为杨家就是他的依托。

当然,即便从道义的角度上来说,李林甫或是韦家,杨钊也不觉得他们当中有谁是值得他施以援手的。

…………

杨花儿可不只是口头上说说,她真的进宫去为韦家求情了。

但她却晚了一步。

李亨已经先一步到了兴庆宫,跪在李隆基面前痛心忏愧,声称韦家的事和他毫无关联。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李亨还掏出一份他手写的休书,表明自己与韦家决裂的决心,请李隆基恩准。

李隆基同意了他的请求。

这意味着,无论韦家是死是活,犯了多大的天条,都再与他李亨没有半点关系。

李亨终于从韦家的泥淖中挣扎了出来,成功上了岸。

杨花儿亲眼目睹了这个场景。

这次她终于没有冲动,克制住了,没有把她原本要替韦家求情的话说出口。

因为连李亨都抛弃了韦家,抛弃了自己的结发妻子、自己的内兄、自己最忠诚的下属,韦家彻底倒了,再无翻盘的希望,无论她杨花儿一个旁人再说什么,也都没了意义。

杨花儿从府里出发时,怒气冲冲。

回来时,心灰意冷。

“李亨就是个混蛋!”

杨钊在旁边使劲地点着头。

现在好不容易杨花儿找准了斗争方向,不再跟他为难,他可不得赶紧附和。

“你说,李亨落井下石,忘恩负义……他是不是个大混蛋?”杨花儿一个人骂的不过瘾,逼问杨钊。

“是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