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9章 群英宴(1 / 2)

加入书签

“为何?”

杨花儿并非不通政事,所以惊讶,“韦家与李唐联姻,李唐在,韦家便在。除非圣人要更换储君,不然的话,便没人能动的了韦家……”

“而且,”杨花儿越想越觉得难以置信,“我听韦婉华(太子妃韦氏)的意思,朝中官员都是奉正朔,听从太子令。高力士掌管内侍,亦如是,私下里太子唤他‘二兄’,两人亲如兄弟。各边镇节度使也大都是太子的人。皇甫惟明便不用说了,王忠嗣自幼在宫里长大,是太子儿时的玩伴,安禄山向来和太子疏远,此次入京第一个便去了东宫参拜,亲自进献贺礼。

“你说韦家要亡,凭的是什么?”

听到安禄山的名字时,杨钊强忍住没笑出声音。

就安禄山这种老滑头,他在形势尚不明朗时表的忠心,能有几分真?

而且,安禄山继皇甫惟明之后到的温泉宫,李隆基得了皇甫惟明的面谏后,主意难定,必然要征询安禄山的的意见。

君臣二人私下的对话,旁人无从得知。

但可以从结果上去推论。结果就是安禄山到了温泉宫后,再没有从宫里传来有关李林甫的消息。可见,安禄山必定是偏向了李林甫,为李林甫说了话,所以之前皇甫惟明的面谏才不了了之,至今没有下文。

杨钊不愿意过多解释。

他想了想后问:“如今的大唐,由谁说了算,谁才大唐的主人?”

“自然是圣人。”

“是以,太子的权势越大,党羽越众,越会招致祸端。而太子之祸,必始于韦家。”

“是吗?”

杨花儿虽觉得难以理解。

但她向来相信杨钊的判断。

只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做?”

杨钊回:“这是韦家与李林甫的争斗,与我们杨家无关,我们什么也不需要做,只在一旁看戏就行。”

“嗯。”杨花儿点了点头赞同,可随即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可我大哥最近和韦家兄弟走得很近,还帮着他们去宴请京内达官贵人,既然你说韦家必亡,那等到李林甫扳倒韦家后,会不会报复大哥,报复我们杨家?”

杨钊笑着摆了摆头:“不会。”

只要杨贵妃还在李隆基身边,李林甫便不会蠢到来动杨家。

但是,如果李林甫要给杨铦点苦头吃,杨钊还是十分乐意看见的。

…………

圣驾已回到了长安城。

可李隆基既没有授意查处李林甫,也没有惩治皇甫惟明越权言事之过,态度暧昧不清。

于是京城内关于韦李之争的风波持续发酵。

朝堂上也持续动荡。

流言蜚语四起。

据传,许多朝中大员都已经开始站队。

如,户部侍郎王鉷和工部尚书萧炅已被人打上了李党的标签。

而韦家则全力争取到了新近失势的左相李适之的支持,就连早已不问政事的一品大员、太子太师萧嵩,也被拉入了韦家的阵营。

当听到安禄山已经和皇甫惟明放下往日恩怨,携手辅助太子时,杨钊就知道传言终究时传言,并不可信。

在这种局势下,如果不是两党的核心成员,最好还是躲开些。

可很多时候,人在官场,并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得开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