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5章 王鉷的反省(1 / 2)

加入书签

王鉷只听得坐立不安,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是连声道:“卑下绝无私交权贵,望相公明鉴……”

李林甫抚须笑道:“王侍郎多心了。”

可王鉷哪敢不多心。

他久在朝堂里,见惯了李林甫用来对付那些威胁他相位的人的手段,也见惯了李林甫常用来打击异己的借口……

他惶恐不安,口中连连说道:“望相公明鉴……”

“好了。”李林甫拉下了脸,“老夫视王侍郎如同自己的门生,对王侍郎也向来是坦诚相待,王侍郎又何须多虑?”

王鉷这才不敢多言,缩着脖子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李林甫转过头来看向杨钊时,又是满脸和蔼:“杨参军和宫里,是什么关系?”

李林甫既能查出杨钊过往任职的履历,又岂有不知道他和杨家的关系的道理?

他之所以明知故问,不过是说给王鉷罢了。

杨钊明白,如实回道:“我和贵妃娘娘一家,都是河中杨氏之后,随四世祖杨令本公乔迁蜀地。杨令本公过世后,长子杨友谅公定居新都一带,所以我们这一房又被称作新都杨氏;三子杨友谦公在蜀南漂泊,后人又迁往东都洛阳,便是贵妃娘娘一脉的由来。”

李林甫听完后点了点头:“如此说来,杨参军和宫里,也是不出五服的亲族啊。”

他这话明显是说给王鉷听的。

你王鉷不是要巴结杨家嘛,杨钊也算得半个杨家人,我把他叫到你面前来了,还不赶紧结识!

王鉷也是聪明人,听明白了李林甫的用意,忙朝杨钊拱手道:“杨参军好福气。如今贵妃娘娘深得圣人的恩宠,你们杨家又权势正盛,杨参军必定是前程无量啊。”

杨钊以礼回道:“还要仰仗王侍郎多多提携。”

“不敢,互相提携。”

“王侍郎太谦虚了……”

“我们托的都是圣人的洪福啊。”李林甫收束了两人的客套,随后又引出了新的话题,“其实,杨参军还是一位打理财政的好手。”

这话是说给户部侍郎王鉷听的。

王鉷忙接过话来,做出一副真要虚心求教的模样:“哦?杨参军还有如此才华?那王某倒要多多向杨参军学习了。”

杨钊正要谦虚,李林甫替他把话说了:“王侍郎是户部侍郎,掌管天下的钱财赋税,要说学习,也该他来向你学习才对。要想把户部打理好,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王侍郎的辛苦,老夫都看在眼里。尤其是如今四疆战事不断,各方镇开支日增,正是朝廷最缺钱的时候……也正因为如此,圣人最是看重的户部的官员,也正是你们这些人施展抱负的好时机。你们可一定要尽心尽力,通力合作,方不负了圣人和朝廷的厚望。”

王鉷连忙表态:“王鉷谨遵相公的教诲。”

杨钊则迟疑了片刻。

毕竟他还不是户部的官员,可李林甫的话里,分明已经把他当做了户部官员……

李林甫似乎也理解他的难处,没有催着他表态,只对着王鉷道:“你能这么想,那老夫就放心了。我今晚把你叫过来,就是想特地嘱托你,户部责任重大,你可得把它挑起来。”

李林甫把他叫过来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王鉷心里自然明白……

另外,李林甫总结了他的意思,也是在表示谈话可以结束了。

王鉷识趣地站起来告辞道:“今晚听了相公一席话,卑下茅塞顿开,收获颇多……那卑下就不打扰相公的休息了。卑下告退。”

李林甫抚着胡须点了点头:“也好,老夫正好还有些事要与杨参军单独说。”

王鉷一愣,眼里闪过惊讶的神色。

杨钊能被召入李府里谈话,还参与了他与李林甫的“高层会议”,已经够令他惊讶的了。

李林甫竟然还要与他单独密谈!

虽说李林甫惯于给中下层的官吏施点小恩惠,让他们为自己效力,可也不至于如此厚待吧?

莫非那杨钊,真有这么重要,值得李林甫去主动拉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