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5章 南北禁军对殴(1 / 2)

加入书签

打架约在了冬月十一这一天。

地方很好找,长安城内共108坊,占地高达十三万多亩,跟后世的西安城区面积一般大,在眼下的这个时代里,即便大唐帝国幅员辽阔、府库充盈,也难以供养起这样一个庞然大物。

所以,长安城真正繁华的是北边的几十个坊,尤其是靠近三大宫的东北坊区。

南边的那些坊就跟城外郊区差不多了,地广人稀。

双方在靠近安化门(长安城南门)的区域找了一块地。

这里空无一人,地势偏低,水草丰盛,还有许多废弃的断墙残壁可做掩护,实在是打架斗殴的绝佳去处。

杨钊将杨铆和史大个等五人也叫了过来。

他压根不信任手底下的那些大爷武侯们,真等开打之后,估计第一个就把他给卖了。

另外,他叫来杨铆等人也不算违规。

他们如今都在崇仁坊内的武侯铺里当差,虽是没有名籍的编外人士,但也算金吾卫队伍里面的了,可以参加这场南北衙禁军的对殴。他们的这份差事,自然是杨钊去托人谋来的。

约定的午时将到。

双方都在做着最后的战前动员。

远远望去,在龙武军的阵地里,几个三十岁左右的人正站在居中的一处断墙上,振臂高喊,随着他们每喊一声,四周围着的龙武军将士也兴奋地挥拳呐喊着。

气势十足。

由于离得很远,杨钊看不清那几个领头的人的模样。

但他敢断定,居中的几人应分别是,左龙武军大将军陈玄礼和右龙武军大将军张登山的公子等人(尽管右相才是首相,比左相权力大,但实际唐朝是以左为尊,左龙武军大将军的官职比右龙武军大将军要更显赫)。

因为,龙武军是一个封闭的群体,他们很少与外界联姻,龙武军内部的职位也是父子相继,一家人都在龙武军内任职,也极少有外人能进入龙武军。

在这样的闭环群体中,一个人的地位高低,并不取决于他的官职,而是他的出身……

这边,金吾卫和监门卫也有头目在登高喊叫。

但和龙武军那边一比,就显得混乱多了。

金吾卫和监门卫来的人更多,但由于来的都是中低层的年轻将领,没有公认的领袖,也没有龙武军内部的凝聚力,基本上就是各吼各的。

韦承恩也站上了高处,他自认为是金吾卫皇城兵曹营的领袖。可他也只能号召这一部分人。

除了他之外,金吾卫街使又是一个群体,又有他们的头目,金吾卫骑曹营同样又另是一个团体,还有金吾卫坊区武侯铺里来的人,又是一个群体……

监门卫比金吾卫更分散,几乎每个城门的士兵都是一个独立的小团体……

杨钊有了不祥的预感。

他提前和杨铆等人商量好,待会史大个和周小胆打前排,土狗断后,杨铆和张麻子分居左右,剩下他自己站中间。

这倒不是杨钊胆小怕死,而是为了保证队伍不被冲散。他自己居中,除了方便调度号令,也能起到参照物的作用,其余几人以他为准,不得离他三步的距离。

史大个等人兴奋地点头应了。

杨铆向来聪明,他听了杨钊这个保守的抱团方式后,就明白过来了:“按三哥的意思,我们这仗打不赢?”

杨铆年轻,荣誉感极强,说这句话时语气里带着失落。

杨钊反问:“你觉得我们能赢吗?”

杨铆看了看双方的阵势,龙武军人数不及南衙禁军联盟的一半,但抱成一团,营造出来的声势反而在人数众多的南衙禁军之上,也只有叹着气道:“我们赢不了。”

杨钊趁机再对打头阵的史大个和周小胆嘱咐道:“不要脱离团队,要时刻注意我的位置,打不赢了不要硬扛,打赢了也别去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