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3章 帝国官场(1 / 2)

加入书签

门下侍中(即左相)、兼兵部尚书李适之又是另一种风度。

他身形硕长,喜穿宽袖长袍,举止挥洒,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一股子洒脱不凡。

他身上呈现出来的,是这个时代的贵族们所共同追求的气质。

这么说吧,如果帝国要对外宣传,选择一名官员并把他做为帝国的代言人,这名官员一定会是李适之,而非李林甫。

与李林甫的离群独处不同,李适之似乎也更受官员们的追捧,每当李适之出现时,他身旁总围了一群人,簇拥着他在中心位置上谈笑风生。

两位宰相的不同,也和他们的身世有一定关系。

两人都是李唐皇室的宗亲。

李林甫的五世祖是李渊的祖父李虎,所以只能算和李唐皇室勉强沾了一点亲;而李适之的爷爷便是贞观朝的太子李承乾,和李唐皇室的亲族关系,就十分亲近了。

反映在人生轨迹上,便是李适之的仕途一帆风顺,可说是在星光大道上大步前进,绝非李林甫能比的。

杨钊很荣幸亲眼见到了李适之的风范。

因为,就在他进入皇城的第三天,李适之身上的这种风范消失了。

杨钊亲眼见到了那种突然而巨大的转变,让他印象深刻。

前一天,还是风光无二的李适之,仅仅过了一天,就变成了失魂落魄地走在空旷的皇城里的石板上。

围在他身边的人群也散了。

即便有官员想要上前来安慰,也被他叹着气摆了摆手,拒绝了。

原本硕长的身形此时被宫城吹来的风刮着,显得那么的单薄,不堪一击……

身处皇城兵曹营的杨钊第一时间得知了原因。

原来,李适之昨天兴冲冲地去见了李隆基,告诉了他的重大发现:华山上有一座金矿,蕴藏丰富,只要能把它们给开采出来,国家就富裕了。

没想到得到的李隆基的一通训斥:华山上除了金矿,还有什么,你知道吗?身为左相,说话怎么能如此欠考虑!以后再向我奏事,先与右相商议,右相同意再来奏请我。

这通训斥,分明是告诉了李适之,也是告诉了朝中百官,李林甫仍然是朝堂中无可争议的百官之首。

对李适之来说,他失掉的不仅是圣上的恩宠,还有他在朝堂中的威望。

而且,李适之身为皇室近亲,私底下甚至能称呼李隆基为“三兄”,这也是他一直引以为荣的。

可如今,也是他的“三兄”,给了他最沉重的当头一棒。

他心里的支柱倒了……

户部侍郎王鉷那日在兴庆宫外已经见过,还是有几分朝堂大员的风采,可到了这皇城之中,淹没在茫茫的紫色三品大员中,一个户部侍郎就显得比较普通了。

可就仗着这么一个户部侍郎的兄长,王銲就能在京城中横行无忌,荣登“京中四郎”,也着实令人费解……

杨钊还见着了韦兰、韦芝二人的兄长,刑部尚书韦坚。

韦坚与李林甫不和,这是满朝皆知的。

两人也不掩饰他们之间的不和,若是在朱雀门下撞见了,连象征性地行个礼或打声招呼的工夫都省去了,各自头别一边、“目中无人”地走了。

杨钊也曾纳闷过,韦坚也太胆大了吧,敢跟李林甫如此明目张胆地叫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