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章 僵局(1 / 2)

加入书签

李审道:“方才在衙门口时,我们都能看出王伦是被冤枉的,难道他李贞元看不出来?但他却揣着明白装糊涂,有意要置王伦于死地,其背后的动机无外乎两点。

“其一,他事先并不知情,但眼见有人将除掉王伦的机会送上门来,便干脆顺水推舟,借戴家之手拔掉王伦,何乐而不为?毕竟如今的县衙内,谁人不知王伦是跟着杨县尉你走的。而王伦又是本地人,身后有着王家的势力,他一旦倒向你,可比我这种异乡游子,威胁要大得多。

“至于其二……”

李审停顿了片刻,下定决心后继续道,“其二,便是李贞元一开始就参与了进去,是他和戴家联手设计了这起冤案,其目的,就是为了除掉王伦。”

杨钊没有回话,在心里权衡着这两种可能性。

李审接着把话说完:“到底是哪一种情况,答案就在那名差役身上。因为,李贞元若要和戴家密谋,那名差役便是最好的联络人,也是他安插在王伦身边的棋子。如果史大个能从差役嘴里掏出实情,证实差役是事先得了消息,有意在王伦进庙前借故离开,也就足以证明,李贞元从一开始便参与了这种预谋。”

杨钊点了点头,表示认可李审的话。

李审再问:“如果我们证实了是李贞元与戴家一同陷害王伦,杨县尉打算怎么办?”

和李贞元的矛盾,一直是杨钊努力回避的问题。

一方面,他在扶风的时间有限,必须得集中一切力量尽快解决土地问题,这也决定了他对手是那些侵占大量田地的寺庙豪绅。在这种情形,他不可能再分头去与县衙内的李贞元抗争;

另一方面,李贞元是县令,他是县尉,仅从制度法理上来说,他是无法与李贞元抗争的。

即便他争取到了县衙内的大部分权力,架空了李贞元,也无法获得任何道义或法理上的支持,以下犯上,终究为人诟病。

可眼下,却是李贞元主动挑起了矛盾,让他无从回避。

杨钊斟酌后回道:“先稳住李贞元,打倒戴氏一族。”

“也只有如此了。”

李审刚说完,就见史大个急匆匆地寻了过来。

这么快就审完了那名差役?

杨钊和李审对视一眼,明白又有了变故。

果然,史大个人还未走拢,就开始大声骂娘:“气死老子了!那贼小子居然不见了,我把衙门里里外外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着他的影子……”

“他家里去找了吗?”杨钊问。

“对对,杨县尉提醒的是,我差点忘了……”史大个猛拍了下脑瓜子,“我现在就去。”

史大个又风风火火地离开了。

“姜还是老的辣啊,我们晚了一步。只怕史大个到了那名差役家里后,依旧会扑一个空。”

李审给出了他的判断。

杨钊没吱声,算是默认了。

两人一时无语。

差役寻不着,便无法证明凶器并不是王伦的,也无从证实李贞元究竟有没有参与此事……

“不管他了,”

杨钊最后拍板道,“我们先集中全力帮王伦洗脱冤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