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章 仕途不易,万望保重(1 / 2)

加入书签

王伦是真急了。

他四处瞥了一眼,尉廨里只有田老儿一个旁人,正忙着收拾卫生。

忙拉着杨钊坐下来,耐心劝道:

“杨县尉来县里的时间尚浅,许多事情还不了解。我今天也是豁出去了,就给你透个底吧,哪怕是你和李录事加起来,也斗不过县尊的。

“你别看县尊平日都坐在内堂里,但衙门里的一举一动,全都在他的眼皮子下,他之所以现在忍而不发,一则是时机没到,再则,我猜想,是要一杆子打尽……

“杨县尉不信?

“我就是岐州当地人,许多事比你和李录事知道得多。我跟你说两个事吧。杨县尉查出来了县内的财政亏损,可知这亏损是谁填平的么?正是县尊!

“每到年终结账时,县尊会来户曹查账,听取当年的收支状况,再过后几日,他便会给出一些地名和人名,我们依着那些名字就要,就真能拿回亏损的钱财来。你说他的势力如何?还有便是岐州府里的长史李择言,杨县尉可知他和县尊是何关系?”

杨钊问:“是何关系?”

“县尊便是李择言的族兄。他还有这样一层关系在,杨县尉与他争斗,实在是不明智。”

其实,杨钊对这些信息并不关心,因为他并没有打算和李贞元斗。

他唯一感兴趣的,是王伦说这些话的意图。

于是继续试探道:“我从未想过和任何人争夺,我所做的,只是要改善县内的现状罢了。而我和县尊的那次争吵,也仅仅是因为两人理念不符,为的都是公事,绝无私人恩怨。”

“杨县尉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王伦摆了摆头道,“恕下官直言,杨县尉精于财税业务,却似乎不善于人事。什么叫公事,什么又是私事?这两样本就不可能择清楚。更何况这世间之事,说起来是事,是对事不对人,但其实背后都是人的利益在推动……

“做事的人不对,对的事也变成了错的;而人对了,哪还有不对的事呢?”

王伦这番话说得颇有见地,让杨钊对他高看了一眼。

没想到这位户曹主事业务能力一般,倒对人事利害见解不凡。

杨钊再问:“依王主事的意思,我在县尊眼里,现在便是不对的人,所以无论我做什么事,在他那里都是错误的。那么我又该如何做,才能变成县尊眼里正确的人呢?”

王伦对着杨钊瞧了半晌,

最后化为摇头一叹:“恐怕是难了。我虽然和杨县尉相识日短,但也能看得出来,杨县尉一心为公,性情坦率,行事刚正不阿……所以,即便我说了法子,恐怕杨县尉也未必听得进去。即便听得进去,也未必能做得出来。即便做得出来,也未必便能做得自然,让县尊改眼……”

其实王伦要说的方法,杨钊大概能猜出来,无非登门谢罪,从此改“过”自新,赢得李贞元的“宽大处理”,等等。

杨钊不是做不来这些,而是为了一个李贞元,他没必要。

杨钊顺着往下说:“既然王主事知道我做不来,也挽回不了在县尊眼里的形象,又何苦来跟我说这些呢?”

“这……”

王伦哑然了。

是啊,他何必要跟杨钊来说这些无用的话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