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章 问题还是出在了土地上(1 / 2)

加入书签

杨钊将手从簿子上移开。

色役册是十年前造的,青苗簿是二十年造的,而这些年里,扶风县的丁户和田地一直不断地变化着。

所以这些簿子已经失去了它的价值,看了也是白看。

他只能听袁大头口头讲述了。

“扶风县虽位于关内,却是西邻陇右,北接朔方,所以此地的民风甚是剽悍,刁民、暴民极多。每每抗税不说,但凡听到县里派下去了官吏差役,他们便会四散逃匿,甚至会聚而攻之,导致县衙内的事务根本开展不下去,更别说统计人丁和土地了。最后,我们只得求助于乡里的大户豪绅,他们报上来多少,我们就登记多少。可很多时候,这些大户们也报不上来数目,只说农户和土地流失严重,查无可查。大户们不配合,县里就彻底没辙了……”

“说重点!”

杨钊看出来了,袁大头是想敷衍了事,敲着案面提醒他,“我不是叫你来诉苦的!你现在只需要告诉我,扶风县到底还有多少课户、多少田亩?为什么账册上的入项会一年比一年低?”

袁大头胆小,当时就被吓得身子一激灵,眼看着就要瘫倒在地,杨钊连忙让田老儿提了个矮墩过去,让他坐下来回答问题。

袁大头畏畏缩缩地坐下来后,面有难色道:“杨县尉也看到了,扶风县已有多年没造过簿子了,如今要我空口报出县里的丁户田地,小老儿又哪里报得出来……”

眼看着杨钊便要发怒,袁大头赶紧又道:“开元二十八年时县里上报过一次,报的是丁户六千四百八十八,口三万八千一百九十七,其中课户数四千四百一十八,这个数目我倒是记得清清楚楚……不过这只是一个大概数目,是我们粗略推算出来的,不是实际的确切数字,若是和实际情况有了出入,杨县尉可千万别怪罪小老儿……”

袁大头的声音越来越低,脑袋也快埋进肚子里去了。

杨钊也看出来了,这个袁大头胆子很小,不经吓,便改用温和地语气跟他道:“那你再推算一下,这个数字比实际丁户数多,还是少?”

“肯定是比实际丁户数多!县里开元二十五年才造过一次户册,当时查出来的丁户数只有五千七百多户,距开元二十八年仅过去了三年,怎么可能就多出七百多户来?再说了,小老儿本就是扶风县人,县里的情况还是了解的,自从开元十一年大括户以来,县里的丁户数便一直在减少,这两年尤其严重,所以实际数目肯定比开元二十五年查出来的还要少,应当在五千户左右才对……”

重点来了。

杨钊立即追问:“既无战乱,又无灾荒疫病,为什么户数会一直减少?”

袁大头扭捏一阵后道:“杨县尉精通财务,肯定是熟知其中缘由的,又何须小老儿道出来呢……”

“我要你说出来!”

杨钊确实猜了其中缘由。

但这等民生大事,只凭猜测是不行的,他需要确切的信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