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章 财政赤字(1 / 2)

加入书签

“请杨县尉放心。”

王伦、袁大头二人齐声答道。

“那就好。”

杨钊单独嘱托王伦:“你明日就发出通告,告知乡里管事的人来县衙里聚会,再把新式记账法传授给他们,以后都要按照这个法子来记账,若有不从者,尽管来告诉我,由我来处置。”

“谨遵教诲。”王伦应下了。

杨钊再单独嘱托袁大头:“用新法子记账,比往常要辛苦些,这个重任,可就托付给你了,若有什么难处,随时可以提出来。”

“请杨县尉放心,小老儿一定会记好账簿的。”袁大头也满口应下了。

“好。”

一番折腾后,早过了下差的时间,杨钊向王、袁等人道一声辛苦,便让他们各自回去休息了。

…………

第二天卯时,杨钊带着杨铆准时来到县衙当差。

他再次取过那三本账簿来。

更新记账方法,不过是他临时起意,他真正要做的,是通过这些账簿了解全县的经济状况。

其实他昨天粗略看了一遍,已经大概察觉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不过财务工作是严谨的,每一个数字后面担负着无数人终年的奔波,不能单凭着感觉来下判断。

杨钊取来了纸墨,对照账簿上的出入款项,换算成他更数字的阿拉伯数字,一笔笔誊抄下来。

光这一步就花去了一个时辰。

随后又花去了半个时辰,将这些数字分类、归纳、汇总。

再核实一遍。

扶风县的账务清单便算列出来了,如下——

天宝元年:共入三万一千二百余贯石匹端;出三万零四百余贯石匹端。

天宝二年:共入两万八千七百余贯石匹端,出三万一千一百余贯石匹端。

天宝三载:共入两万六千五百余贯石匹端,出三万零四百余贯石匹端。

即便抛去折耗不算,接连两年,扶风县都是财政赤字。

要换成现代社会,有了现代的国家信用体系,这点财政赤字根本不值一提。

发行公债、提高个别税种、增发货币、降低预算……政府有太多方式可以合理规避财政赤字带来的风险。

但这可是在古代社会啊,没有政府公债、经济形式和税种单一、以金属为货币且金属货币还未全面流通的唐代,根本不具备任何规避财政风险的基础和手段。

事实也是,在现代国家信用体系建立之前,一个健康的社会,是绝不容许出现财政赤字的。

一旦出现了,便意味着政府行政能力急剧下降,社会安全即将失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