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53章 【1152】味觉小娘子46(5000+)(2 / 2)

加入书签

每天睁开眼都是开销,申晴自然有压力呀,而且空间每天五十个小时,田地就没闲过。

不抓紧时间种植,连食材都搞不出来,怎么教他们做菜?

还要时不时的去城里面买大料,研究各种调料,这才是她日后开酒楼的秘方,那些徒弟没闲着,她又何尝闲着了?

掮客为她找了三个铺子,符合她要求的铺子,位置不太好,价格也便宜。

不带后院,只有一个铺子的,又不适合做饭店,只适合单纯的卖货,甚至连休息的地方都没有,偏偏价格还不便宜。

位置好,又能做饭店的,虽然没有后院,但是面积还不小,位置差不多,不算太差,价格在三千两,加起来有一百二十多平方。

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

酒香不怕巷子深啊!

两层楼,带后院,院子里有水井,这么大的宅子才三千两,那个只有二十平方的就敢要两千两。

综合比对后,申晴直接要了那个带后院的,别看位置好不好,她只要面积和舒适度。

三千两过户费五两,好处费十两,不二价,价格虽然没有还下去,但因为人家原主本来也开的是酒楼,里面家具一应俱全,全都作为陪送给了她,对方爽快,她也不能小气,所以下晌就去过了户。

铺子到手以后,申晴又让掮客帮忙联系一下可以装修的人,这个酒楼她需要重新装修。

三日后,装修队到位,申晴拿着设计图,和这些人开始布局,提出自己想要的风格,上下两层楼应该怎么装修才能达到她想要的感觉。

一楼要开拓出单独的点心铺子,“如果这里不好设计,那就弄一个琉璃操作间,这个操作间可以做点心,也可以做凉菜,不需要油烟那种,外面能看得到里面的操作流程,因为做糕点的话需要烤炉,我还需要做一个烤炉,水池子,糕点铺门口能卖,琉璃窗外也可以买,什么?你们不知道什么是琉璃?”

本以为不说玻璃,说琉璃应该能成事儿,结果可倒好,连琉璃都不知道。

“那没事儿,弄个隔断就成,大不了用纱布做遮挡,这一块儿我要做柜台,收费的那种,还要做个凉菜柜,”

玻璃她是做过的,但是成本不低,原材料比较南寻,她先滞留出位置,待找到合适的机会,再去制作。

哪怕粗造滥制出来的,也好过这些纱布。

糕点的生产间,最适合这种透明的玻璃窗,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

上下楼梯的距离原来的就很好,不需要多做处理,重新粉刷新油漆就行。

还有本来的桌椅板凳,也能继续使用,只不过从方面到地板、家具都需要重新粉刷。

后厨锅碗瓢盆一应俱全,该扔的扔,该清理清理,该改造改造。

后院不小,堂屋三间,左右向房间各两间,还有单独的大厨房,卫生间,柴房,杂物间。

堂屋是主家的地盘,用来办公和休息,左右厢房里面都是上下铺,用来工作人员的休息地方。

大厨房分的比较详细,有操作的地方,调料的地方,热炒,冷拼,蒸笼,油炸,可见之前的酒楼经营的还是很规矩的,至于为什么倒闭,就不得而知了。

粗略计算,整个装修完,差不多就夏收之后了。

古代小麦亩产很低,往年平均三百来斤,今年麦收的时候人多,在短短五天的时间里就全部抢收到家。

之后就是铺在布上进行晾晒,然后脱离,整个过程历时一个月。

与此同时进行水车也做好了,按理说这个时候种上玉米就行了,但是没有玉米怎么办?

申晴号召所有人天天下地,挖出了十亩地的蓄水池,还在空间里培育禾苗床。

蓄水风车在风力和人力的共同折腾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余下的二十亩地,则种上大豆、棉花、花生、芝麻、荞麦、高粱、小米等杂粮作物。

小麦亩产三十亩最终产量是八千多斤,却是连三百斤都不到。

八千斤小麦脱粒之后晒干,存储到了粮仓,为避免夏季生虫,老鼠祸害,申晴让人分批运到饭店后院,说是卖掉了,其实都收拢到了自己的空间里,这样日后开饭店的时候,随取随用,随用随磨就行了。

她还专门在后院弄了大磨盘,用来研磨各种粮食。

夏收夏播后,她又让长工们多喂了二三十只的鸡鸭鹅,最起码保证日后饭店的日常所需。

包括猪也增加到了十头。

还喂了羊,多增加两头母牛,因为将来的糕点需要.乳.制品,她打算做蛋糕,奶油奶酪必不可少。

至此,林森给的一万两,还剩下四千五百两,买酒楼庄子就花去了四千五百两,装修、买人、添置日用品,粮种、家禽、牲畜等又是千把两的支出。

她本身的存款抛开所有支出以后,还剩下七百两。

从员外府解救出来的食物、粮食早就分发一空,余下的金银细软加起来,价值万两左右,还未动过。

7月初,酒楼收拾齐整,申晴挑选了四位姑娘做糕点、五位后厨人员(连洗菜打杂),六位跑堂。

余下的人就还留在庄子里帮忙,啥时候学成了,再进行轮换。

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八珍楼】。

因为正值盛夏,又是刚开业,开业当天,他们为了招揽顾客,在门口赠送用水果榨汁做成的冷饮、冰粥。

八珍楼的后院儿,她还专门挖了冰窖,将用硝石做的冰储存保存食物,所谓冷饮都是在冰里面冰镇过的,冰粥亦然,而不是直接食用这种用硝石做出来的冰。

除了冷饮和冰粥外,还有冰镇过的冰皮糕点,这种糕点都是用糯米粉做出来的高级糕点,非常漂亮。

除此之外,促销的水果蛋糕,因为漂亮的外形,引来很多人的围观。

饭店内部,更是做了适合这种天气吃的冰镇酸梅汤、凉皮、凉面、凉粉、酸辣粉、各种凉拌菜,大厅里摆放了冰盆,使得进入饭厅的人瞬间感觉到一股股的凉意袭来,如此舒适的环境下,再看墙上张贴的各种招牌菜,还有谁不想坐下来尝尝鲜的?

刚刚赠送的冰镇饮料,酸甜开胃,打开了味蕾,结果有图的菜单一看,立即爽快的就开始下单了。

本想着安排的人够了,后来发现人不够,不得不从农庄又叫来四个跑堂的,后院,前厅,楼上,外面,后厨,都得有人随叫随到,而申晴则站在门口招揽生意。

别人用冰一个比一个节省,没有谁像她这么大手笔的连吃饭的楼上楼下大厅里都有冰,这究竟是什么条件的人才能如此大手笔?

殊不知,只要找到了硝石,再多的冰只要水源充足,她都能做的出来。

但这是个秘密,为了找这个硝石,她不知道跑了多少地方,现在硝石找到了,她当然要小家子气的躲起来自己享用了。

只用一天的时间,他们家食物就被宣传出去了,不仅仅是好吃那么简单,还有专业的服装、服务、环境,都令头一次来的食客难以忘怀,而且前三天都有六折的优惠力度,虽然不会赔钱,但是赚的少,抛开所有开支,一天大概还能赚个几两银子。

如果全面放开,取消优惠力度,加上点心铺,每天的利润绝对能达到十两银上。

正是因为这大夏天的,他们做到了冰镇的效果,才使得八珍楼在开业三天之后,在京城有了名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