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0(1 / 2)

加入书签

说到:“这是两位大人给您的信,大人请过目。”

陈云州拆开一看,经此一战,谢煜也认识到了兵力不足的问题,愿意征兵守卫庆川,但这笔军费开支从哪儿来是个问题。他如实说了庐阳的困境。

至于文玉龙,在听说庆川被围困后,他居安思危,已经召集了三千青壮年入城训练。对于陈云州想征兵,扩大庆川府的兵力,他一万个赞成。

陈云州看完后将信递给了陶建华。

陶建华看过后说:“大人,其实谢大人提的这个问题,咱们也要考虑。现在城中上城墙杀过敌的青壮年有一万多人,全部编入庆川军,军饷伙食、兵器等每年都不是一个小数字。”

养兵可是很花钱的。

朝廷为何不在每州布置大量的兵力,不就是因为没钱吗?不然谁还不想多弄点兵。

陈云州说:“陶大人,我曾听说过一句话‘邻居囤粮,我囤枪,邻居就是我粮仓’,当时我只当这是个乐子在看。但这次庆川和桥州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光有粮食银钱是不够的,还要有武器兵力,否则咱们就是在给葛家军做嫁衣。”

“征兵必须进行,至于养兵的钱,罚没城中逃亡大户的财产可以先撑一阵子。我会上书朝廷,禀明此事,恳求朝廷拨款给我们。”

若是朝廷不给,那他就不交粮了。

庆川府每年的田赋收入也能勉勉强强养几万兵,自给自足是够了。

不过这话有些大逆不道,不能对人言。

“也好,咱们这次守住了庆川, 还剿灭了近三万葛家军,朝廷应该会答应。”陶建华说道。

陈云州觉得朝廷只要脑子没进水就会答应。

现在朝廷疲于奔命,对流窜到南边的葛家军束手无策,有州府能守住地盘,阻止葛家军扩大,对朝廷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若朝廷派兵来平乱,开销远不止这个数。

当天下午,陈云州就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奏折,命人送去京城。

三天的时间一晃就到。

童良回来告诉陈云州:“大哥,林叔他们在城中的友朋客栈等你,你忙完了,什么时候过去都行。”

陈云州放下手里的事,笑道:“那就走吧,我今日就有空。”

该来的始终要来,早日说清楚比较好。

童良领着陈云州进了友朋客栈,直奔二楼最靠边的一间客房。

他敲了敲门,然后直接打开,对里面的两位中年男人笑呵呵地说道:“爹,林叔,大哥来了。”

爹?

陈云州吓了一跳,不会是自己这具身体的亲爹吧?

他连忙顺着童良喊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络腮胡都快到耳根,长相粗犷,眼珠子很大的男人站起身,恭敬地冲陈云州行礼:“见过少主!”

旁边一个相对文雅的中年人也跟着见礼。

陈云州吓了一跳,赶紧避开:“两位前辈不必多礼。”

不过他也算是搞明白了,童良虽然天天喊着“大哥”,但这具身体跟他应该没有血缘关系。

也好,总算不是原主的亲爹,不然他压力还真大。

两个中年人听到陈云州的称呼,对视一眼,交换了个眼神,然后由大大咧咧的络腮胡开了口:“少主,听阿良这小子说您失忆了?”

这两人明显比童良精明多了,陈云州不知道能不能瞒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