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5(1 / 2)

加入书签

令陈大人自己掏钱买给大家的。接收尔等,也是我家大人不忍看你们无家可归,你们来了庐阳就要遵守庐阳的规矩,吃完粥的去那边登记信息,若是一队的,尽量在一起,登记的时候也要跟大人说清楚,后面我们好安置大家……”

经柯九这么一“点拨”,拥护值总算开始动了,不过几乎都是【+1】。

积少成多,这眨眼的功夫就好几百了,陈云州很满意。

到了下午,总算将这批流民暂时安顿了下来。

陈云州接过书吏的记录,大致浏览了一遍,总共有五千二百三十六人,其中大多都是青壮年男丁,其次是青壮年女性,再其次是男童,然后是老者和女童。

估计是老弱妇孺身体更差,没有食物,天气又热,撑不了这么远,有的掉队了,有的死在了洪水和逃难路上。

这些人中有一半是跟同村的人一起逃难,最大的团队有三百多人,余下的一半都是零零散散一家子或是相熟的几家一起逃难的。

陈云州叫来柯九和大刘他们,点出最大的几个团队说:“这些人拆分开来,分东南西北安置,隔远一些,不要有超过五十人以上的团队聚集。”

这是防止他们作乱。

人多就会抱团,尤其是同个地方来,或是有亲缘关系的人,很容易凑一起。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生存的几率,比如抢食物的时候,人多就是占优势。

可对管理者来说,这也容易出问题。他们抱团不服管教,又或是跟本地人争抢地盘等等,很容易造成治安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提前分开。

人少了,势弱了,想闹事想抢东西的时候,自然要掂量掂量。

柯九笑着点头,正要答话,忽然听到人群中传来一个小孩凄厉的惨叫声。

陈云州皱眉,大步过去。

柯九几人立即跟在他身侧开路。

流民们看到官府的人,自发地让出一条路。

陈云州走到哭闹的中心,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抱着一个浑身脏兮兮,瘦得两只眼珠子凸出来的小孩在哭。

旁边还有一个身高七尺的大汉拿着个竹筒在仰头喝粥。

竹筒里的粥喝完了,他犹不死心,伸出猩红的舌头细细舔过竹筒内壁的每一寸,将上面残留的粥水都吸得干干净净的。

围在四周的百姓忍不住舔了舔嘴巴,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大汉手里的竹筒。

陈云州看到这一幕,心下已有了判断,但还是冷声问道:“怎么回事?”

没人吭声,人群死寂。

“大人问你们话呢,晚上还想不想喝粥了?”柯九怒了。

听到这话,一个老头怯怯地指了指大汉:“他……他抢那小娃娃的粥。”

原来是那女子心疼孩子,就省下了自己的那份粥,等孩子醒了后准备让孩子再吃一点,谁料被这壮汉看到,一把就夺了过去。

陈云州看向还在伤心哭泣的母子:“是这样的吗?”

妇人点头,发狠地瞪着那大汉:“对,就是他抢我们的粥。”

陈云州冷声下令:“拖下去砍了,让大家好好看看,这就是不守规矩的下场!”

乱世当用重刑。

在流浪的这段时间里,为了生存,这些人中很可能有零元购选手。

过去的事,陈云州不追究了,但到了他的地盘就得守他的规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