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90(1 / 2)

加入书签

大的,这只是一个场子罢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朝廷是要将丝绸出口这一暴利行业彻底垄断。这只会是一个开始。

贞筠一眼望去,在里间的竟然都是女工,各种岁数的都有,这是哪儿找来这么多人?

她还未开口,女工中就已经有人看到了她们,她们猛然地停下手里的活计,欣喜地叫道:“时将军!”

就向静水处投入一块石头一样,人群沸腾起来,都朝她们涌过来。她们七手八脚地见礼,接着就开始嘘寒问暖,也有不少人好奇的目光放在了贞筠身上。贞筠求助地看向时春,时春拍拍她的肩膀,低声解释道:“她们大多数人都是从南洋那边被带回来的,有的是因战乱无依无靠,有的则本来就是被拐卖过去。在这儿干活,至少能保证安全和生计。你知道的,公公们在这些无伤大雅的事上,很乐意卖我们人情。”

贞筠点点头,接着时春提高声音:“来,我给你介绍,这是大妮儿,这是荷花,这是兰花,这是云姑……”

着一张张满是笑意,充满期待的面孔,与她记忆里的那些人重叠。懊悔像毒蛇一样啃噬着她的心灵,如果她早点发现民间的暗涌,如果她能多想想,早点把织场献给织造局。或许,那些悲剧都不会发生,她的织场还能继续存在,给这些人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正在她鼻尖发酸,强忍泪意时,忽然听到时春道:“我给你们说说。”

时春磕巴了一下:“这位是我……是我们家那口子的大老婆,也是最开始开设织场的领头人。按件计酬、提供居所和雇佣门房的做法,也都是她最先大规模施行的。”

众人发出一声惊呼,贞筠亦是愕然抬头。她还未回过神,眼前这些女子便扑了过来,千恩万谢:“原来您就是李夫人!”

“快来,都来给李夫人磕头!”

“您是我的再生父母,要不是您,我哪能有这个活计干,只怕早就饿死了。”

时春早就退到了外头,看见贞筠被激动的人群包围,看着她脸上的伤心惶恐慢慢褪去,她变得很局促,手忙脚乱地叫人起来:“你们别这样,快起来,我真的没做什么!”

隔着人群,她们的目光交汇到了一处,时春朝她笑了笑,她的眼睛终于亮了起来,接着笑骂道:“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过来帮忙!你还知道,我是大老婆啊!”

因新事新物深受震撼的绝不止贞筠一个,还有谢丕与谢云。

第393章 但致良知成德业

百姓日用即为道!

与贞筠见到时春的情感相类, 谢丕、谢云在几经周折见到王守仁时,也有劫后余生之感。王守仁见他们二人这般狼狈的情状,何尝不觉恍如隔世。他速速安排谢丕、谢云住下, 又遣人为他们调养诊治。

谢丕面对他的盛情, 忙道:“伯安兄,您有所不知, 我们的情形特殊……”

他说到这里,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他们走投无路,千里迢迢就是来投奔的。可要求人援手,总得将实情吐露才是。可这桩桩件件, 叫他怎么说得出口。

他迟疑片刻,还是决定遵循之前的想法:“还请伯安兄帮忙, 向家父报个平安。”

王守仁道:“这是自然。待安顿好你们后,我即刻去信。”

谢丕摇摇头:“伯安兄有所不知,我们惹下的麻烦,非同小可,不可在此久留,劳烦伯安兄送我们出海吧。”

留在大明境内,如仅靠自己, 下场必是命不久矣,可如是托庇于旁人, 也会连累无辜,所以只能折中一下,求王守仁帮忙逃到海外去, 还有一线生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