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83(1 / 2)

加入书签

别提这会儿。一方素来有睦邻友好的美名,另一方却是走到哪里,哪里就是遍地狼烟,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跟在文明之邦身后做小弟,再怎么样也比给那些穷凶极恶的西洋人做奴隶要好得多吧。

收回马六甲这一战,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马六甲城的粮食物资依靠海外贸易来运输。有大明为首,马六甲苏丹四处沟通,谁还敢给这些西洋人送粮。没过多久,城中的佛朗机人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不得不派船队到海峡对面的苏门答腊岛上购买粮食。而跟随粮食回来的,却是马六甲苏丹的军队。

总督阿尔布克尔克并没有将这些马六甲人看在眼底,西洋人自恃火器威力,认为这不过又是另一次垂死挣扎罢了,但不能再因此耽搁粮食运输了。他果断选择派出舰队助战,希望速战速决。而在海外等候他们的,就是明廷和奥斯曼的海军。

大明和奥斯曼帝国的海军,都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严重缺乏在外海作战的经验。然而,奥斯曼帝国的将士因信仰之故,极度仇视西方人。而大明的狼兵,则在月池的“钞能力”激发下,早已摩拳擦掌,准备拿人头去领赏。两军士气极为高昂,又有熟悉地形的马六甲军队为指引,有强大的火器装备做依仗,这是想打输了都难。

佛朗机人在战舰被击沉之后,不得不选择放弃,狼狈逃窜回茫茫大海之中。马六甲城最终重归苏丹马哈茂德沙阿的掌握之中。可他眼见满目疮痍的城池,也忍不住潸然泪下。只赶跑了贼寇,远远不能平息他心中的悲愤。

谷大用拍了拍他的肩膀,十分同情道:“苏丹的心情,咱家何尝不知。只是,这泰西国度众多,个个视我们如肥肉。如不团结一心,怎能阻止他们东来劫掠。还有这海上逃亡的倭寇,如不杀尽,我等百姓何以安枕。陛下万寿节将至,苏丹不如亲往北京去一趟,以便共商大计啊。”

这已经不是谷大用第一次劝说他去北京了,马哈茂德沙阿的眼前一一闪过明军庞大的舰队,精良的武器装备和高昂的赏金,至此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哽咽道:“如不依靠你们,我们还能靠谁呢?只是,我们遭到这样的重创,恐怕无法献上足以匹配陛下身份的礼物……”

谷大用道:“哎,我们要是唯利是图之人,又怎会助你复国。心意到了就够了。再说了,苏丹的效忠之心,不比什么都珍贵吗?”

马哈茂德沙阿大为感动。有他作为表率,诸多苦于海盗的藩属国,也选择一起到京来朝拜。

着各色衣裳的外邦人,各地的大商人齐齐涌入京都,他们带来了详细的海图、技艺高超的工匠、各色的良种以及有关西方的情报。比起金银,这些更配被称作无价之宝。京城也因他们的到来,变得更加热闹非凡。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举目望去灯火辉煌,一片祥和。

月池独倚危楼,俯视着繁华的街景,曼声吟道:“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1】”

她偏头道:“时人言说,今日万国来朝之景,比太宗皇帝来时有过之而无不及。老刘,你怎么看呢?”

刘瑾咽了口唾沫,他暗自嘀咕道,他能怎么看,他敢怎么看,他只能努力拍马屁打马虎眼:“如不是您拖住东南士族,使他们陷入内乱之中,无暇南顾,我们哪来这么多的军饷,打赢了这场大胜仗。今日的盛况,离不开您的辛苦筹谋啊。”

月池道:“是吗?可我如今获得的报酬,却不足以匹配我的功勋。

刘瑾极为圆滑道:“都是一家人,分得太清楚了,岂非是伤了和气。”

月池冷笑道:“他在算计我,逼走贞筠时,心里可没想过什么一家人。”

刘瑾心一跳,果然来了,他道:“那是一门好亲事,她的性命至少无恙……由此可见,皇爷始终还是想着您的。”

月池讥诮道:“想着我?我看未必吧。你的主子,你还不了解吗?城府极深,工于心计,他比谁都清楚,活人是争不过死人的。要是贞筠死了,反而会让我更难忘怀。所以,她必须好好活着,活着才能跟我离心。”

“他选在此时动手,也是早有筹谋。他知道,我等这个机会等了有多久。整整二十年啊,爬上高位,才能手握大权,手握大权,才能左右局势,不至于被这个三方钳制的体系绞杀,反而能破开一个大口子。【2】他笃定我不会在大计将成时从中作梗,所以才敢肆意妄为。他是精明过了头了,精到让我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

刘瑾一时寒毛直立,他道:“可现下绝非动手的良机啊。有道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您就算为了眼前的大好局势,也不能在公事上动手啊。”他们宦官好不容易迎来了腾飞的机会,可不能再被内斗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