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9(1 / 2)

加入书签

身以正,德高望重,谁人不知,岂会有枉法之举。再者说了,若真依回避之制,朕岂非也审不得此案了。”

郭聪眉心一跳,皇上竟然这么说,岂不是以李越的同窗自居吗?看来,即便是把那个小王八羔子弄回来,也未必能走明路要他的命。郭聪嘴里道是臣失言,心里却十分不忿。保国公和武定侯这么一搅和,争论点又跑到案情上,勋贵们自然要把李越打成是滥用刑罚,而文官则咬死是事急从权。

李东阳趁机提出要派遣钦差,去宣府核查案情。这是在走正规程序,本来重大案件就有派钦差去核实的先例。可这不符合勋贵们的预期。在他们心中,李越已经完全是个疯子了,他现在还在一刻不停地夺他们的私产,谁敢把这么一个定时炸弹放在宣府?他们希望尽快将李越调离宣府,押解回京。

成国公朱辅见状,又将话题带回到李越的执法问题上,他道:“如真是事急从权,他大可将人制服,请旨论处。可他却直接都给杀了,还美其名曰是依逃狱罪。一七品巡按,依仗弄法之才,便可肆意斩杀官吏。此例若开,昏官酷吏岂非群起而效。即便李越没有枉杀,可他若被轻纵,日后的枉杀之案只怕数不胜数。臣请万岁,明正典刑,严惩李越。”

这才是打蛇打在了七寸上。朱辅深知皇爷心中的丘壑,他即便再舍不得李越,也不可能为他坏这样的根本之法。一旦他出于私情放过了李越,撕开了这样的口子,那么日后文官依仗文墨,从中作梗戕害武将,不比吃饭喝水难上多少。

上至内阁首辅李东阳,下至六科给事中,个个鸦雀无声。而朱厚照就在这死一片的寂静中,在宽大的袍袖之下死死攥紧住了拳头。殿顶五彩辉煌的藻井在他眼中渐渐变得模糊,太液池畔的绿柳扶风,好像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

他迟迟没有开口,成国公心生疑窦,他再次朗声道:“臣请万岁,明正典刑,严惩李越。”

朱厚照还是没有回答,其他勋贵见状,齐齐第三次道:“臣等请万岁,明正典刑,严惩李越!”

这里是他的金殿,他坐在自己的龙椅上,下立的全部都是他的臣僚,可他却有一种想要落荒而逃的冲动。“跑吧,跑吧!先拖延下去,总会有其他办法……”疯狂的想法一个个地钻进他的脑子里,他可以让李越诈死,可以给他改换身份,再次回到他身边!

可想到对策的欣喜还没来得及涌上心头,就被无边无际的苦涩压了下去。李越不愿意,李越不会愿意的,他宁愿殉道而死,也不愿意苟且偷生。他的道,和他的道是南辕北辙的。

“李越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了,所以才会问我,一旦立场相悖,我会如何相待。李越也早就知道答案了,因为他比我自己还要了解我。”

李东阳眼睁睁地看着皇帝站起身来,他的身形踉跄了一下。一旁的随侍太监吓得连拂尘都丢了,他想去搀皇帝,却被挥退。皇帝又笑了起来,他轻飘飘道:“就依众卿家所请吧,李越的具体罪名由都察院遣人去核实,一旦查实,依法论处。”

李东阳的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皇上是真的长大了。就在诸勋贵准备商议如何处置李越时,李阁老朗声道:“启禀万岁,臣还有本上奏。李越既退,宣府将领稀缺,一旦鞑靼小王子寻机报复,九边如何能应对?故,臣斗胆恳请万岁,遣一勋贵大臣,领宣大总督职,重整军风,抵御鞑靼!”

李阁老的内心一片平静,你们把九边搞成了粪坑,现在就轮到你们自己往坑里跳了。

第229章 寒泉三尺照芙蓉

我的归处,是在五百年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