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1(1 / 2)

加入书签

想,李先生的确待他不错。可惜,他的位置太高了,他不能事事同他掏心掏肺,不过泄露一星半点,还是可以的。

想罢,他亲自扶起李东阳道:“先生言重了。勋贵外戚依仗权势妄为也非一日两日之事。朕也是小惩大戒,以免他们无法无天。”

李东阳长叹一声:“可如今,局势只怕已不在您的掌握之中了。”

他先将牵扯出长宁伯等人的事说了出来,道:“若只是如此,倒也无碍。可三法司颇有刨根问底之意,想对京营之弊出手。这可不是小事了。一来万岁初登大宝,仅有名分之尊,却无功绩傍身,一旦众人群起上奏,您当如何是好。二来秋季边军和京军的轮换之日已近,万一军中将官心生不满,趁机哗变,岂非是多生事端。三来兵事千丝万缕,又岂是一朝一夕能理清的,与其匆匆而为,不如思虑周全后,再慢慢施行。”

听到涉及军队时,朱厚照就是眉头一紧,待听到将官哗变时,他就更是担忧了。他在殿中踱步几圈道:“多谢先生教朕,险些惹出大事来。朕现下就叫三法司过来问话。”

李东阳欣慰地点点头,两人正说话间,忽有太监来报,居然又有人到大理寺去告状去了!

即便在现代社会,民告官都是罕见,更何况是在此世。寻常百姓连九品芝麻官都不敢开罪,怎敢去找皇亲国戚的麻烦。李东阳下意识地看向朱厚照,朱厚照忙不迭地撇清关系:“不是朕!”

这还真不是他,实际上,月池:“是我……”

第119章 冤家宜解不宜结

城里最流行的评书名叫《法王历世记》

张家的落马, 也只有过于单纯之人才会归功于张岐的“大义灭亲”。心明眼亮之人早就猜到了背后是皇帝的意思。只是,他们也无法确认,朱厚照到底是一时之气, 还是深谋远虑。本就插了手的李东阳能够去问皇帝本人, 其他人就只敢四处打听,旁敲侧击。月池被认为是重要的消息源头。可已经是皇帝身边红人的她, 自然不能像以往一样,来者不拒。可不找一个好的借口就直接拒绝大部分人,又显得自高自大,不近人情。

月池略一斟酌,干脆趁这个时机, 换一处宅院。官场交际繁多,她若是来一个人就亲自招待, 的确有些离经叛道,更何况朱厚照一直说要赐她几个宫女,与其等他弄人进来,还是她自己雇佣几个家政人员把位置填满。可由于自己的特殊性别,一群人挤在一个小屋檐下迟早会出问题,换一处两进的宅子就显得很有必要。前院是正堂和偏房,来客与仆从活动范围都在前头, 她和贞筠、时春住在后院,也可以防止窃听。

至于买房子的银两, 这些年朱厚照的赏赐加上谷大用等人的贿赂也差不多了。在古代买房必须要经过房产中介,古称牙人。这是因为政府要对这一交易征收契税,约莫是交易额的百分之四。如果不交契税, 政府就不会契书上盖上公章, 办理房产过户。月池托唐胄介绍了一个能干的牙人, 略略多给了些银两,就开始了看房之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