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8(1 / 2)

加入书签

出心虚和畏惧,谁知月池粲然一笑:“你害怕了,是不是?”

刘瑾翻了个白眼:“该害怕的是你!”

月池道:“是吗,你以前以为他对我,不过是看重我的皮相,谁知,今日一见,才知他对我是如此的掏心掏肺。你担心,自己找来的那几个娈童不顶用,所以选择双管齐下,找我挑拨离间。一旦我心生畏惧,做事不力,皇上自然会既失望又伤心,届时你再举荐旁人,将我的位置取而代之。我猜得对不对?”

刘瑾悚然一惊:“娈童……你怎会知道?”

月池道:“你以为宫里就没有我的眼睛了吗?我任你蹦跶,不过是觉得,蚍蜉撼树,徒增笑料而已。”

刘瑾呸了一声,暗骂谷大用等人:“人总有年老色衰的时候,你以为以色事人者,能得几时好?”

月池凉凉道:“那就不劳您费心了,等我老了,您想必也早就归西了吧。”

刘瑾:“……”他妈的。

第110章 张弓发箭胜飞鸢

这李越就是他命中的煞星

月池怼刘瑾时, 端得是威风八面,可她的内心却不如她面上那般成竹在胸。杨廷和的话还是太委婉了些,只拿王安石来警示她。王安石变法虽失败, 晚年至少还能在钟山“临溪放艇依山坐, 溪鸟山花共我闲。”可她摊上朱厚照这么个上司,稍不留神就要步上商鞅的后尘。

她和他之间的联系还是太松散了些, 她依附于君主而生,君主却不是非她不可,特别是他对科举如此重视,要培养一批新人出来只是时间问题。她得再挖掘自己的闪光点,不属于这个时代, 独一无二的闪光点。

抱着这样的想法,月池踏上在大明官场的征程。按照惯例, 新科进士一共有三波去处。一甲三人入翰林院授修撰,编修等职务。二甲、三甲进士中优异者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其余进士则要到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者观政三年,称为观政进士。就算为了朱厚照的脸,月池也不能沦落到第三等,于是,她真如李梦阳昔年玩笑那般,成了一个庶吉士。

翰林院的公署位于长安左门玉河西岸。不过虽有独立公署, 大家大部分时间还是呆在文渊阁内读书。文渊阁就位于文华殿后,这兜兜转转这么久, 到底又回到这里来,想想也觉有点无趣。

可这无趣的日子怕是还得过上一段日子。翰林学士有“玉堂仙”的美誉,一甲三人被称为“天上半仙”, 其余庶吉士则为“半路修行”。之所以这般称谓, 是因一甲三人一入翰林便有七品编修之职, 庶吉士则是未入流。而一个七品的编修想要成为五品的学士,需要经过三次的考核,每次考核的间隔时间是九年。换而言之,一个读书人若想走词臣这条路子飞黄腾达,封阁拜相,至少要等二十七年。

旁人或许觉得翰林清贵,既无行政责任,又无薄书之忧,只需静心对古今典章沿革,制度得失进行探讨,等到年资足够,就能一步登天。可月池却还是相信顾炎武先生的真知灼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成日呆在深宫大院里指点江山的人有朱厚照一个就够了,何必弄那么多来。因此,月池就盼着三年后的修业考试,一举不及格,走散馆的路子,被派到都察院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