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6(1 / 2)

加入书签

少,想是晚上不得安寝之故。白日不要久坐,还是多多练习骑射为好。”

她只觉朱厚照眼前一亮,他别过头去轻应了一声。两人一路再也无话。

那时疲劳过度,她并未多想,可因着贞筠那句话,她如今回想起来,也有些不安。不过她并不觉得朱厚照是动了龙阳之念,最多是太孤单了,近日她又未进宫,他一个人在偌大的紫禁城里,一时无趣罢了。不过,这也还好。皇帝三个月的孝期就要过了,一过孝期,立刻就是选秀,赶快找几位美人进来,填满朱厚照的闲暇时间,那时也就无虞了。

想到此,月池就放下心来,她还是想想殿试吧,虽说只是策论,朱厚照也会给她一个过得去的名次,可她也得表现得名副其实,才不会招人闲话。她这厢是定下神来,乾清宫中,朱厚照却在龙床上辗转反侧,他在疑惑:“朕莫不是吃错药了,居然下马车去叫他?不对,出宫去贡院外,就是一个莫大的错误。”

可他实在忍不住了。自那日见过王鏊后,李越就再也没进宫来,一心只想着功名,全然忘记了他。父皇才走了刚刚不到两个月,他住在父亲的宫殿里,这里处处都是回忆。而每遇到一件难事,他就禁不住想,如果是父皇在,他会怎么办。稍稍一动念,残忍的事实又如尖刀一般划过他的心口,父皇已经永远离开他了。他成为了先帝,他却当了皇上。

他又想哭了。可是皇帝怎么能像个娘们一样成日哭哭啼啼。他想找人说话,谈谈他的父皇,可祖母与母亲再也经不起刺激。她们毕竟只是深宫妇人,经不起风雨。皇祖母大病一场,而母后,她已是形销骨立。于是,他只能对着一张张笑着的假脸,坐在天下的最高处,感觉寒意从骨子里疯长,冻得他瑟瑟发抖。直到这时,他才发现,天下虽大,臣民万千,能时时安慰他,能帮他一起分担的,却只不过一个李越而已。

他终于将李越放在了心中重要的位置上,可今天的所见所闻告诉他,李越却并未如此对他。说不定,他连他的那个妾室都不如,说不定,这些日子他正在家里红袖添香,胡天胡地呢!

他心头火起,霍然起身,守夜的小太监被他吓了一大跳,忙问道:“万岁爷,可是要起夜?”

朱厚照不耐烦道:“端点水来。”

一盅温水下肚,他发热的脑子终于清醒起来。他突然想起了李越临走对他说得话,他还有几分关心他的。李越不是溜须拍马的人,他既然开口,那必定是出自真心。可这真心,未免太少了些。他眯了眯眼,是得再敲打敲打他了。想罢,朱厚照扑通一声砸到在床上,压被角的明珠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漆黑的夜晚里,莹澈无暇的宝珠柔光一闪即逝,仿佛少年的情思。

第102章 凤衔金榜出云来

菜还没端上来,宫里的人便又到了。

漏夜时分, 贡院中主考官所居之处仍是一片灯火通明。二月二十四之前,三场考试的考卷基本全部被同考官批阅完毕。这些卷子被马不停蹄地送到两位主考官手中,由他们看详批、定名次、成草榜。说是两位主考, 实际做事的只有一个, 盖因张元祯生于正统二年,今年已是七十岁的高龄, 此时还因春寒,犯了咳疾。正当壮年的杨廷和自然不能眼看前辈同僚带病劳累,故而主动请缨,承担他的工作。

张元祯感动地泪眼婆娑,对着杨廷和感激不已:“多谢介夫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