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2(1 / 2)

加入书签

就来了。张奕看着门口一列宫灯惊得合不拢嘴。月池则微微挑眉,虽先前长进了些,但到底差一点儿。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思之不深,谋之不实。她可是苦思数日,方斟酌着采取行动,而他连一晚上都忍不了。天之骄子与江南庶民的差距,就在这里了。

朱厚照一进门,就把张奕赶了出去。月池瞧他,连冠都未带,只着大红妆花银鼠皮里的常服就来了。两人坐上炕,朱厚照就问:“你说当怎么办?”

月池道:“杀不尽。去了鬼祟,一样有北山道者。”

朱厚照抬眼,咬牙道:“那照你这个说法,孤的内库就只能夜夜被迷奸了?!”

月池:“……噗。”这个说法还蛮新奇的呢。

第92章 地炉火暖灯花喜

难道还有比权力,比享乐更能吸引他的东西,这不可能!

殿中三十六盏金镶宝石烛台齐齐点亮, 照耀得彻夜通明。朱厚照看着月池,烛光映照在她的面上,双眼澄明似水。他知道她一定已然想好了对策, 否则决不敢贸然将一切丑陋都揭露在他眼前。他很是好奇, 李越会怎么办,他究竟是想出了怎样的绝妙好策, 才敢将整顿内宫作为展现他政治才华的第一步。

他的父皇并非对内宦贪污视而不见。在祖父宪宗皇帝时,太监梁芳和韦兴胆大妄为,竟然将内库中历代所储的七窖黄金全部用光,饶是宪宗爷素来软弱,此刻也不由大发雷霆说:“糜费帑藏, 实由汝二人。”韦兴不敢做声,梁芳却开口诡辩, 宪宗爷道:“朕暂且饶过你,后人自会同你计较。”这个后人,自然是他的父亲弘治皇帝。不出祖父所料,父皇登基之后,即刻罢免了一群贪污的太监,并且严加申斥,此后在外朝文官的建议下, 亦整顿过内廷。可事实证明,他们都失败了。

李越, 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不可能比外朝的相公们更加高明,这兴许只是初生牛犊不怕。可听听对他来说并无坏处, 怒火、忧虑在黑夜中同虫蚁一般噬咬着他的内心, 他上一次有这种类似的情绪, 还是三年前挨了母后一巴掌时,可这次的情绪爆发,明显比那次更加猛烈,因为他再也不能依偎在父亲怀里,听父亲的安慰了。他需要一个人同他说说话,至于说得是什么,对他来说并不重要,因为做决定的永远是他。

他听着李越如是说道:“善变的人不能作为国家的基石,只有稳定的制度,才能支撑这一切。制度安排既是导致一国兴旺的根源,也是导致一国衰退的根源。”

月池眼见朱厚照露出一个轻蔑的笑容:“这就是你的建议?自洪武爷时,宫中的典制就已完善……”

月池打断他:“没有践行的制度等于废纸。您不能一面将制度当做人的附庸,一面又指望它去管制人。”

朱厚照的双眼灿然晶亮,他仿佛触及到了什么,他顾不得月池的冒犯:“‘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说,治国是靠君子德治,可你却说人是靠不住的,品德是会腐化的。你是要以法治国,将法置于人之上,难道,你打算让孤效法先秦吗?”

从朱厚照口中吐出以法治国,就像在王阳明口中听到总裁一样,让人产生不知今夕何夕的玄幻之感。在一瞬间的恍惚后,月池就明白,他说得法是法家之法。虽然名相似,实却大不相同。法家之法是指君主的意志和命令,而她所说的法律或制度却是囊括君主在内的行为规范,它与儒家的礼相似,却比礼要更加灵活切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