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53(2 / 2)

加入书签

队员们?对视一眼,迅速分散。

眨眼的功夫, 就只剩下朱英华跟刘医生?与通讯兵袁川。

“老刘同志, 你跟袁川同志伪装成父子, 你们?现走,我单独走。”朱英华觉得走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三人还是太扎眼, 打算分开。

前后脚的离开,有事能相互照应。

“我看要得,我伪装成生?病的老头,儿子陪同照顾,不会引人注意。”刘医生?同意朱英华的安排,打算一会就找个出?城的公交车,或者是什么车,搭载一段。

“如果我们?追查的方向正确,那么这一路就会有不少暗哨,大家留意,别暴露身份。”

朱英华最后叮嘱。

“是。”

刘医生?跟袁川迅速离开。

朱英华看了看天空中?的太阳,辨别了一下方向,没有马上出?城,而?是去了收购点,这里是京城专门收购周边各公社、大队,集体物?资的地方。

也是一些日常生?活物?资进入供销社的转运点。

六十年代,没有私人经济,只有集体与国有经营,不管任何买卖,都必须到专门的收购点,按照国家制定的价格交易。

朱英华来这里,是为了找到能搭的车,又或者是混入人群。

只有人多,且是当地人,才?不容易露陷。

收购点里非常热闹。

现在已经临近下午四点,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多。

因为周边公社与大队有些离得近,有些远,近的,早就交易完成离开了,现在还在的,几乎都是离京城距离远的。

远,赶到京城的时?间?也就长,离开的时?间?也就越晚。

“人都齐了吗?齐了我们?车队就要回去了。”

第一辆拖拉机上,司机一边大声问话,一边扭头看向身后的车队,然后数起人头,他们?大队今天运送物?资来交易的人不少,回去时?一个都不能丢,丢了走一晚夜路都不一定到家。

“老李,人齐了,赶紧走吧,别耽搁了,再耽搁,到家都半夜了。”最后一辆拖拉机上,老韩敲了敲手?里的旱烟杆,回应了车头的老李一声。

刚刚他数了三遍人,一个没少。

“李叔,走吧,走吧,都齐了。”中?间?几辆车上的年轻人也纷纷回应。

他们?这支车队是一个大队的。

一个大队下,是不同村的村民,他们?大队下辖七个村,村与村离得远的,还真不一定能把所有人都认全,除非是见?多识广的老人。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同一个村的,都坐同一辆车,这样一来就能保证彼此都熟悉与认识。

老李见?各车都回应,就知道人肯定齐了,放心下来,回头,准备发动车辆。

他是车头,得先由他的车开了,车队才?会动。

“大叔,请问,你们?车队路过安宁村吗?”朱英华及时?赶到,见?车队马上要出?发,问了一句最后一辆车上的一位老人。

“娃子要去安宁村?”

老韩诧异地看向朱英华。

朱英华才?十三岁,身高虽然不矮,但脸还是稚嫩的,带着少年独有的稚气与读书人的书卷气。

“对,大叔,我大姨在安宁村,我妈让我去走走大姨,刚买完东西,才?发现没有去那边的公交了,就想问问能搭你们?车吗?”

朱英华一边说,一边举了举手?里提着的礼品。

篓子是尼龙镂空的,老韩他们?一眼就看清里面有麦乳精,酥桃饼,还有一包应该是红糖的油纸包。

大家脸上都露出?善意的笑容。

“娃子,你运气好?,我们?车队还真路过安宁村,上车吧。”老韩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