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6(2 / 2)

加入书签

“余大人,这次终于有了自己的新衣服,可喜可贺……”

“有没有觉得,大人看起来又年轻了,怎么回事?难道是因为学者光环?”

“可能是新衣裳的原因吧,我发现,大人特别适合这种藏青色,整个人看起来挺拔如松,气质不凡,最主要的是莫名有点风度翩翩翩的少年感……”

众人:“……”

什么鬼。

刘敏对余隐有印象,虽然在二三十年前,但是当时,余隐是殿试的榜眼,会试的会元,风头无两,但是那身材,还有长相,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如今瞧着对面坐着,腰板挺得笔直,头发浓密,双眼明亮有神,鼻子挺拔的男子,嘴角挂着浅笑的男子,刘敏有些微微的恍神。

余隐今年四十九了啊!

可看这模样,分明只有三十来岁的。

举手投足之间,自带一种贵气,但笑起来的时候,又有读书人的矜持。

刘敏甩了下头。

对一个年近半百的老头子评头论足,我也是够了。

余隐这次过来,除了上课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府学那边吕东桂走了,只留下刘仁一个了,虽然有仇老板帮忙。

但马上就要县试了,有许多需要照顾的学生,刘仁已经□□乏术,是以,余隐就想向刘敏借几个举人。

京里那边虽然安排了几个人过来,不过待走完手续,路上等等因素,得一个来月,到时候余隐的任命令也会跟着正式下来。

如果不出意外,他可能会是唯一一个,正三品,但却只管一个郡城的人了。

所以,在任命令和新同事没来之前,余隐还是缺老师的。

刘敏好笑道:“老余啊,你问我,还不如直接去外面提一句,只怕你那府学被撑破了……”

若不是因为余隐身份摆在那里,滨海又是百废待兴万事开头的时候,那几个学生,估计还想天天蹲在余隐房前,待他临幸呢!

余隐笑道:“这不是该走的手续都得走吗?”

此话一出,连一向温和的刘敏都气得拿花生米砸他,“别得瑟,小心闪了腰!”

余隐从书院借了三名举人。

都是过两年要参加春闱的,教几个准备参加院试的学生一点问题都没有。

府学那边,已经完全整修好了,过完年,虽然城里一直在提防大家反贼的事情,然而依旧不少学生从下属的县城过来求学。

到目前为止差不多五六十个学生了。

这些学生除了有县里秀才的举荐信,还盖知县的印章,以及身份信息证明等等。

尽管程序复杂,但是来的人还是蛮多。

于是,刘仁跟余隐商量,根据学生的情况不同开始分班。

带上余隐从书院代来的三名举人,一共四位老师,且都很年轻,像刘仁也才成亲两三年,还有一位年纪大些,自家孩子也到了起蒙上学的年纪,于是直接就拎了过来。

是以,经过年龄、学识,双层分班之后,蒙学班一个,剩下的一、至五班各一个。

府学的教室被占得满满当当。

过了二月初五府学正式开课。

余隐长长舒了口气,经过几次交锋,反贼的门路算是摸清了。

老大都不干了,结果下属的一些小毛头还异想天开的想另立朝廷,经过这几次交锋,对方算是元气大伤。

余隐他们推测,对方之所以,明目张胆的卷土重来,大概是因为跟倭寇搭上了。

否则也不会潜伏这么长时间,就为了找合适的时机烧他们的战船。

这种小打小闹,只要提防起来,也不算什么事儿。

府学的事情一解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