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7 章(1 / 2)

加入书签

刘彻的问题也是所有皇帝们乃至大臣们想问的问题。

清朝的国库难道是无底洞吗?

他们的钱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财富都是一代代累积下来的嘛。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刚开始几代没有钱,后面经营着经营着就富起来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清朝初期的皇帝都还蛮注重农耕方面的问题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我不是说你们都不怎么注重农耕哈(),但是历史的进程摆在那里?()?『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一代更比一代强也是确实存在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就拿耕地来说。根据不完全统计,明朝鼎盛时期的耕地大概在四亿亩到八亿亩之间,但是在清朝大力发展农耕这一前提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到了乾隆统治期间,清朝的耕地比明朝鼎盛时期还要多出三亿亩。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三亿是什么概念,要是明朝耕地算四亿,这耕地都快翻番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开垦这么多地人家肯定也不会让闲着,而且这个时候能种的东西他又有很多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什么棉花啊、玉米啊、茶叶啊、红薯啊之类的,都是可以种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粮仓填满了,那经济自然而然就会上去了呀。是吧,想要搞经济的前提还是得让人吃饱饭的嘛。

【汉武帝】刘彻:乾隆是谁?刚刚在讲的不是康熙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乾隆是康熙的孙子。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不是你问了嘛,问了我就给你解答一下。

皇帝们又何尝不想开垦多一点的耕地。

但开垦荒地又何尝是一件容易的事。

先不谈开荒前期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开垦出来的耕地肥不肥沃、是否适合大面积耕种、开垦出来的耕地会不会被侵占等等一系列问题......

等等......

清朝这么多耕地、难道没有侵占现象吗?

这么想着,就有人问了出来。

虽然每个朝代的皇帝面临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不同的。

但看看别人的处理方式,他们也是可以得到启发的、甚至是想办法避免重蹈覆辙。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说到这里,那我们就简单的来聊一下摊丁入亩。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摊丁入亩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把人头税分摊到田亩税里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实行的方式也很简单。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在康熙五十一年以后所有新增加的人口,都不收人丁税。

很简单的一句话,听得各个皇帝们心头都是一震。

之后的新增人口都

() 不收人丁税?

那国库得少多大一笔钱?!、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仅仅靠康熙制定的这一条规则还不够。摊丁入亩还有第一步。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完成这第一步的人就是康熙的儿子,雍正。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雍正选择把这固定的一部分人丁税直接摊到田税里面统一征收。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下就更简洁了,名下没有耕地的人连人丁税都不用再缴纳了,纳了税的人呢,就不用去服徭役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一举措也间接免除了贵族的特权。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贵族比起普通平民们多出来的一项特权就是不用服徭役,但是摊丁入亩政策一出来,这点优势一下子就荡然无存了。而且摊丁之后的田税变化也很有意思,田多的人交的税就会比以前多一点,田少的基本无变化。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三十亩以下的更是交得比以前还要少,虽然看似不公平,但确实减轻了百姓们的不少压力,赋税的主力军变成了乡绅贵族、占地越多交得越多,想要少出点钱、那就少侵占一点耕地嘛,更何况大部分的百姓其实都是没有属于自己的耕地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至于有耕地的那一部分呢,交田税甚至还能顺便免除一下徭役,何乐而不为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这个政策一经推出,清朝的人口直接实现了爆炸性的增长,其实这也为晚清的混乱埋下了伏笔。

【汉武帝】刘彻:爆炸性增长?能有多爆炸?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都知道人口增长是证明一个朝代最有力的证据哈。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以康熙五十一年截止的人口数据差不多是两千四百六十一万,到乾隆六年的时候人口就已经突破一亿了,这期间只用了一十九年。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等到乾隆五十七年的时候,人口就直接突破了三亿,这期间又只过去了五十一年。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个数据有多爆炸,想必大家都懂的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也正是因为这段时间人口的飞速发展,为日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之一奠定了基础。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多少??

五十一年内人口增长了多少???

直接涨两亿???

开玩笑的吧?

刘彻率先提出质疑。

【汉武帝】刘彻:帝师,你是不是看错数了啊?

李世民紧随其后。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啊帝师,再怎么能涨也不能五十一年涨两亿吧。

他大唐连人家一个零头都没有!

【明成祖】朱棣

:这要是能让朕收两亿的人丁税,朕追着鞑子打十回。

【汉武帝】刘彻:别说你能追着鞑子打十回了。朕能让去病追着匈奴打一十回。

那可是平白多出来的两亿人啊!

【秦始皇】嬴政:首先,你们得抛开人丁税,才能有可能得到这两亿人口。

【宋太祖】赵匡胤:有这么多人了还要什么人丁税啊,直接拿人砸都能把对面砸死了。

言羽阳:?

人海战术是让你这样用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清朝这段时间的人口增长速度爆炸,但是之后就开始缓慢的走下坡路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在乾隆五十七年到道光十四年这期间的这四十一年里,人口增长仅为一亿。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帝师,你要不要听听看你自己说的这是什么话?

仅为??

仅为???

一亿难道是什么很少的数字吗!!

看到成果这么爆炸,皇帝们都开始思考起了摊丁入亩的可能性。

但是想来想去,这种损害贵族利益的东西真的能毫不受阻的推行下去?

刘彻再次问出了所有皇帝的心声。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怎么推行下去那就得看雍正想的是什么办法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清朝也确实是所有封建王朝之中集权集得最彻底的一个朝代。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相信之前聊到康熙除鳌拜削藩吴三桂的时候大家也已经有所体会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康熙确实是一个有着铁血手腕的统治者。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这位清朝在位最长时间统治者的政绩还远不止于此。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我国史上第一份对外条约,尼布楚条约也是在康熙统治期间签订的。

说到签条约,赵匡胤的眉心不自觉跳了跳。

下一秒,刘彻就发出了疑问。

【汉武帝】刘彻:怎么会是第一份呢?宋朝那时候不就已经签了好几份了吗?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啊帝师,你可不能乱说话啊,宋朝可是有人在这听着呢。

赵匡胤:......

朕就知道你们不会放过朕!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条约和条约之间也是有不同的嘛。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这个对外指的是沙俄,并不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游牧民族说白了也是自己人,沙俄那就是纯纯的外国人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之间的第一个边境条约。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注意,是边境条约,简单

来说就是划地盘,划地盘的条约是不用交岁币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签这个条约的起因也是因为沙俄几次三番骚扰清朝领土,双方以雅克萨城为战场展开过几次军事行动,也就是雅克萨之战。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战争是沙俄主动挑的头,但打仗这东西也不是谁先起头谁就一定能打赢的,沙俄眼看着战况焦灼、己方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火速叫停了战争、试图跟清朝签订条约。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主要是这个时候准噶尔那边也不是很太平、沙俄一边试图挑起战争一边煽动准噶尔叛乱。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比起争夺苦寒之地、显然处理内乱是更为紧要的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一直到康熙三十六年,噶尔丹自杀后、准噶尔的动乱才算是告一段落。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信任首领也没安分多久就企图再次掀起内乱、准噶尔动乱一直持续到雍正时期才算彻底扫除。

【汉武帝】刘彻:照这么来说的话,这沙俄是很强的咯?

【唐太宗】李世民:有多强?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等到之后讲到世界史的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汉武帝】刘彻:等什么之后呀?现在说说呗。

他可太好奇了。

身为集权最成功的王朝,居然还要跟外来人签条约?

汉朝也不是没跟周边小国建交过。

他可从来没跟别人签过什么劳什子条约。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该从何说起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难道要从地球是个圆的开始说?

【秦始皇】嬴政:地球是什么?

言羽阳:......

言羽阳选择性无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那就随便讲一下吧,反正以后也是要讲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在简单介绍沙俄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罗马帝国。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罗马帝国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欧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罗马帝国覆灭后、第一罗马、第一罗马、第三罗马横空出世。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在罗马帝国还没覆灭前曾分裂成了东罗马和西罗马。但无论是东罗马还是西罗马又或者是罗马帝国,他们都统称第一罗马。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罗马开始进入帝国时代的时候、这会统治中原的正好是西汉。

刘彻:?

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