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章 两国的局势(1 / 2)

加入书签

众官员站立在皇城门外焦急的等待,早朝时辰刚到,城门一开众人便急不可耐的朝着武英殿而去。

武英殿乃是大魏文武百官和皇帝朝议之地,各官员分两列而站,站在文官之首的是首辅张景。

他站在左侧文官的最前方,而右侧武官的首列被空了出来,那本是崔岩所站的位置,后方稀稀拉拉的站列十几人而已。

因魏楚两国交战在即,多数的武官将领都被派到了淮水前线领兵作战,所以现在留在京城里的武官人数已经不多了。

随着三声钟响,大太监海星便站在御阶上向下高声唱道:

“陛下驾到!众臣早朝!~”

洪亮的声音,回响在整个大殿之中。

御前带刀侍卫们一个个拱卫在御阶之上,兴和皇帝顶着疲惫的身躯,缓缓来到御阶之上,坐立在了龙椅上方。

他穿着深黑色的衮龙袍,胸前绣着金色的五爪金龙,袖口处绣着祥云。

因为不是参加重大礼仪,所以并没有佩戴冕旒,而是戴着翼善冠,冠上用金丝编织着一左一右两条金龙,中间配着一颗珍珠,象征着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利。

“拜!~”

“臣等叩见陛下!愿陛下圣躬安!~”

文武百官一同叩拜而下。

“朕安!众卿请起!”???.biQuPai.coM

兴和皇帝语速温和,百官们相继起身。

“今日天还没亮,朕便收到了辽北的紧急军报,想必诸位也都知道了辽北之事。”

亏得我平峰堡众将士们英勇奋战,让楚人计策为之一空,化解了我大魏的一场危机,而今楚军败走,有功将士当赏殉国将士需抚。

如今淮水前线,战局仍然不明,朕想与众位臣工们商议一番,是否要从淮水将辽北军士调回?

对淮水的楚军,是否还要继续打下去?还有平峰堡守军将士们的赏赐和抚恤问题,大家今日都一并议了吧!”

兴和皇帝说完,众官员们便陆续的商讨了起来。

……

魏楚两国淮水交界处。

淮水南岸

陈大海正带着手下的前军将士们与楚军前锋交战,五万多魏军与数万楚军正绞杀在一起,几日下来两军前锋交战数十余次,两军分别是有来有往。

靖国公崔岩早在三日前便接到了皇帝陛下的圣旨让他不必拘于固守,选择适当时机主动出击。

崔岩本就是用兵老手,拴着他的绳索一旦放开他便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般,他寻着时机,便立刻指挥着魏军大纵深突进打的楚军是措手不及。

两国大军几十万人,在淮水南岸拉开了阵仗。

尘土弥漫,喊杀震天,双方骑军来回奔走,两军前锋在这几日间打的是热火朝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