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4、回港挑选剧本(1 / 2)

加入书签

如果只是华侨银行一家的针对,郑家还不至于严阵以待,虽然陈家是四大家族,但他们郑家也是八大财阀。???..coM

双方实力有一定的差距,但不会呈一边倒的趋势。

假如陈镇川一门心思想弄他们,他们郑家也不是没有反制的手段。

可是郑如龙隐约有种感觉,不止有华侨银行一家,还有其他势力的协助,有人想要借题发挥,对他们郑家动手。

这绝对不是他多虑,因为新加坡的华人内卷得实在厉害。

郑如龙凡事喜欢做最坏打算,假设有人想对他们郑家动手,那么马来的关系网就靠不住。

马来太小,人心很大,两个国家十二个集团太多,每家都想发展壮大。

恰好他们郑家还有个船王的亲家,如果能够得到船王的帮忙,一定能够顺利度过这次危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郑耀阳听闻陷入沉默,他不知道事态具体怎么发展,但清楚最后的结局。

前世自从郑耀祖结婚之后,郑家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一年不如一年。

甚至到98年直接被人并购,郑家的海华置业不复存在,足以说明他们在这次争斗中失利,并且损失惨重。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父亲外公都没有帮忙,眼睁睁看着郑家走向衰亡。

郑耀阳并不清楚其中的内幕情况,但他相信,当时外公不出手,一定是有他不出手的理由。

他果断打定主意,这件事不能掺和,费力不讨好,也容易惹麻烦上身。

还有一方面也是无利可图,毕竟郑家的人太多了,多到无论如何,都轮不到他们父子俩当家做主。

郑耀阳脑袋飞速的运转,想着该如何搪塞过去,仅靠装傻充愣已经混不过去了,说太多又会被牵连太深。

突然他灵机一动,

装出欲言又止的模样。

郑如龙人老眼尖,笑着说:“耀阳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郑耀阳犹豫很久,缓缓开口说道:“下午我跟郭孔礼交谈的时候,他似乎有提过一嘴,马来政府嫌华人企业占用他们太多国家资源。

嘉里集团近年来对于马来市场的投资逐年递减,进入香江等东亚市场,成为每个华人企业都该考虑的事情。”

老话说得好,投降输一半,虽然丢脸,但能保命。他都可以想象得到,前世郑家大概率选择了硬抗。

毕竟壮士断腕需要勇气,

然而撑得越久,代表越亏越多。

同为郑家人,郑耀阳虽然不会出手相助,但是善意提醒一句还是可以。

没办法,谁让他心善,

他一定会尽快改掉这个坏习惯。

郑如龙微微愣神,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急忙追问:“孔礼还说什么?

郭贺年是马来首富,郭家稳坐四大家族的头把交椅,站得高看得远。

郭孔礼作为郭家三子,他既然说出这种话,绝对不是无的放矢。

如果华侨银行背后站着马来政府,那么他们就不得不从长计议。

郑如龙并不怀疑消息的真实性,因为马来政府一直都有这个想法。

只是之前,

他们根本没往那个方向去想。

郑耀阳耸了耸肩:“就这么多。”

郑如龙沉思良久,露出笑容:“耀阳,下次要是孔礼说了什么,一定要跟及时的跟阿公说。”

“阿公,我会的。”

郑耀阳乖巧点头。

一场大戏,

雷声大雨点小,最后草草收场。

得知背后可能站着马来政府,郑家人都没有心思陪郑耀阳继续演下去,找个借口离开,然后聚集,商讨对策。

深夜,郑耀阳的房门被敲响。

郑伟建站在门口,轻声询问:“我可以进来吗?”

“可以。”郑耀阳打算倒茶,郑伟建摆手说道:“不用那么麻烦,就是有点事想问你。”

“您说。”

“消息准确吗?”

郑耀阳错愕,他没有想到,父亲深夜造访会是为了郑家,仔细想了想说:“也算是准确吧。”

“也算?”

“也算!”

郑耀阳笑道。

三分是真,七分靠蒙。

其实也不难猜,郑家是八大财阀,有能力弄他的人很少。

能让华侨银行作先锋部队,其他银行随后跟上,想来也只有马来政府。

郑伟建沉吟片刻说道:“那你早点休息吧,明早我们回香江。”

郑耀阳送到门口,听闻郑伟建说:“人都是多面性,不是非黑即白。”

这句话,也是他深夜造访的理由。

郑家是养育他的家族,那些年除了受点气,并没有缺衣少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不希望因为郑耀阳的一番话,导致郑家对大方向的判断失误。

郑耀阳一愣,看向父亲离去背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