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章 入窑烧制(1 / 2)

加入书签

对于泥土能够变成石头,众人已经开始从期待和激动中慢慢的降下热情,也生起了一丝怀疑,只是并没有表现出来而已。新笔趣阁

不过此刻,听到王凌说可以开始了,不远处还在建造房子、制造工具、磨制武器的人,还是好奇的纷纷围观上来,想要见状这奇迹的一幕!

王凌见此,并没有驱赶众人,而是让他们看着,要是以后再次烧陶,他们也有个经验。

制作陶器,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入窑烧制。

在陶窑中,木质燃料产生的高温使陶土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坯体的成分、性能和颜色的改变。

陶窑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陶器的烧成温度,结构越合理则烧成温度越高,陶器就会更加坚实耐用。

陶窑的密封情况既能影响窑内温度,还会造成氧化或还原的烧成气氛,影响陶器的颜色。因此,陶窑是衡量制陶工艺水平的主要标志。

根据民族学的有关资料,最原始落后的烧成工艺是平地式烧陶,或称平地堆烧。

这种生产方式没有固定的窑址,选择一块空地将陶坯堆放在一起,用泥巴将陶坯整体盖紧并糊严,开一火口加柴添火,同时再开几个小口作为烟道。

这样的缺点就是因火力不匀,温度不高,密封不严,陶器烧成后颜色不均匀,质地松脆,陶片易碎。所以王凌第一想法就将这种方法排除。

他所选择的是封闭式的窑洞烧至。在空地上挖出一个足够大的坑洞,将坑洞里清理干净,然后放下晾干的泥坯,再用木棍架上洞口,铺上棕树叶,糊上泥巴,让坑洞保持封闭的状态。

坑洞的前后各自留着一个小洞,后方的小洞通往地面上,如同一个L的形状,用来让烟散去;前方的小洞斜着往下,那里是更矮一处地上的土壁,在通口处稍微大一点,用来烧火,和早年民间的灶台火口一样。

坑洞的挖掘工作早就已经做好,此刻他们只需要将泥坯放入其中,然后封好,再点火烧制即可。

待一切都准备完毕后,王凌嘱咐胡叶,

“好了,开始吧!只要在这里烧火就可以了!”

“什……什么?烧?兽神大人,你是说用火烧吗?可是,火烧过的东西,可都会坏掉呀!”

胡叶有点不敢相信,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不只是他,就连周围的人都是纷纷议论,充满不可思议,

“烧?竟然要烧!”

“可是不会烧坏吗?要知道,就算是石头,火都可以烧破碎,泥土不会烧烂吗?”

“是呀!我还以为放在里面,兽神大人会施法将它们变成石头。”

在他们的认知中,火焰烧过的东西都是被破坏的,就连石头都能烧破,那要是泥土,岂不是烧没了。

而王凌对众人的议论没有什么表现,还是执意叫胡叶点火。胡叶见不是自己听错,犹豫了下,就立刻执行了王凌的命令。

看了看周围满是奇怪的人们,王凌思考一下还是解释道,

“我们点火只是在下面这个洞,而放置泥坯的那个大坑洞虽然是连接的,不过火焰其实并不能直接烧到泥坯,而泥坯则会吸入火的热量,慢慢的,它们就能从泥土变成石头一样的东西了!”

说完之后,见众人还是有点疑惑,他继续解释,

“其实这不难理解,就好像是我们烤肉一样,生肉只是吸收火的热量,就能变成熟肉了。”

说到这里,众人这才慢慢点头理解了起来。

清溪族老听着王凌的话,眼睛一亮,原来是这么回事。

随即,她就像想到什么一样,激动的问道,

“兽神大人,那是不是说,只要按照这个方法,随便一个族人都能做这个东西?”

“是的!”

王凌微笑应答。

听到王凌的肯定回答,清溪族老很是激动,他们一直以来都以为,泥土变成石头,是需要王凌的神力施法,然而,此刻王凌说了,只要按照这个方法,那么,他们也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当然,前提是这个方法真的可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