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5章 火烧海盗船(求推荐!!!)(1 / 2)

加入书签

鱼货满仓。

天光四亮。

忙了整晚,除了各种海鱼,就是是海鱼,连个海盗的鬼影都没见。

唐天知道天一亮,自己的将士就不怕了,只要能看到人,哪个不怕死的,敢打船队的主意,就让他偿偿火炮的滋味。

他交待好一切后,回去休息了。

上官清儿看着躺在床上的唐天,关心地问道:“要不要吃点早饭。”

“你也去睡一会,想吃就吃点吧,我实在吃不下。”

困了,太困了。

他就是一个普通人,熬了一晚上,确实困了,也累了。不仅是身体,也是思想,他想了整晚,宋朝已经有了近海海图,也有航海指南,把周边的海况水文,岛屿标注得还算清晰。

只是该死的海图都是老黄历,还是真宗年间的,到了宋微宗时期就没有更新过,至于海盗之类的信息就只能听听老船工们讲讲。

江浙一带确实活跃着一大批海盗,名字也没有人知道,因为见过海盗的人,就没有人能活着回来。

听说凶残无比,嗜杀成性。

唐天回到船舱,不知不觉就进入梦香。

因为鱼货的问题,今天船队没有前行,毕竟还有鱼货上船,在海上碰到大鱼群非常不易,像这样的超大级别的鱼群更是可遇不可求。

军士们可不管其他的事情,只要没命令,他们就不停地打海子,甩鱼上船。

鱼货多,可是苦了杀鱼的船工们。

所有人都忙着杀鱼,从昨天晚上一直杀到天明。虽说是分批进行,但是也是够累人的,好在流民都是些能下苦的人,马队驮着鱼货不停地在各船中穿行。

流民们把鱼货宰杀过后,放在甲板上晾晒,粗粗的绳子上被打成网格,下面挂着一排排的海鱼。船舱里则堆满了腌制海鱼的木桶,海风中漂着浓重的鱼腥味。

中午,高宠的船队赶到,也加入到捕鱼的行列。

大家可算是松了口气,打海子的捕鱼方式太原始,效率也是不高,像这样的大鱼群估计没有半个月时间也打不完。

高宠最早跟着李宝学习海战以及航海,也是最早组建水军的人,如果说唐天是水师的提议者,高宠就是实践者,官兵们都认识高宠,热情地打着招呼。

高宠也跟着大家打着招呼,值守的副将如实地把昨天夜里的情况说了。

高宠听后,并没有说话。他知道唐天的做法是正确的,敌暗我明,不易出击,利用打海子防止敌人水鬼潜入,这也是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

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鱼呢?

高宠找来几个老船工,老鱼工也没有说出有价值的信息,都是些子虚乌有的猜测,没有什么依据,更有离谱得讲了海神救世的传说,总之就是一个乱。

高宠只是听听大家的说法,也没有多说,他只想缓解下大家紧张劳累的神经,让大家放松下。他也去看了看昨天捉到的小个子海盗。

小个子的脸都被打得变形了,高宠连个人形都没有看出来,他又去看了孔明灯的碎片后,他呆了。

居然是用羊皮做的。

这可是他第一次见到孔明灯用羊皮制作,听说孔明灯都是纸糊的,怎么会是羊皮呢?

高宠边走边看,算是替唐天巡哨,也算是了解民意实情。

高宠和唐天不一样,高宠一直是将官,与底层的官兵打交道最多,懂得大家的心思,只要将军能多看自己一眼,就是鼓励和肯定,心就能定下来,打起仗手不乱,心不慌,这就是军心。

高宠见到唐天已经是午后的事情了,高宠笑了笑,他知道唐天的身体,一向不如流民的糙人扛造。

唐天依旧脸皮够厚,笑着吃过玲儿留下的午饭,看着高宠不说话。

高宠哪里不知道唐天的想法,之所以船队没有前进,不光是为了打鱼更是为了打海盗,这条航线是青州至建州的必经之路,如果总是有海盗出没,船队不安全。

昨天救起的人也已经醒了,说得很简单,就是说遇上的海盗,自己跳上小船逃出来。

唐天根本不相信他说的话,逻辑上很合理,可是总感觉有些隐瞒。

人都是一样,在没有建立充分的信任之前,是不可是打开心结,说出心里话,更何况大家都是素昧平生。

唐天看着被救起的汉子,连名字听起来都是编的,别人不愿意说,自己也没有问,更没有必要多问。

什么多了都吓人。

船上到处都是鱼,战船变成了鱼船,到处都是一股子的鱼腥味,船上挂满了各种海鱼。

唐天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鱼,知道船上的鱼够大家吃上半个月时间,唐天本想着不用再打鱼,可是看见大家依旧兴奋,索性没有阻拦,让大家继续打鱼。

无论是高宠,还是唐天,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

要想消灭海盗,就只有等,守株待免,这个办法是唯一可行的办法,茫茫大海,你没有去找海盗,再加上海岛周边水域复杂,到处都是暗礁,大船搞不好就有触礁的危险。

没有人会去冒险。

整整一天一夜,依旧没有海盗的消息,唐天终于搞明白为什么鱼群会这么多了。流民中有过鱼工,大体说了鱼群为了避免海上的大风才会选择一处避风的水域。

他也了解到秋冬之季,北方海面不会有大的风暴,南方则不好说,所以鱼群会选择到南北方交际的水域避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