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章 荠荠菜饺子(1 / 2)

加入书签

原来,焦氏的嫂子的表妹,嫁给郭氏的一个叔爷,林全旺靠着这关系,每年给郭家送两千斤麦子,才当上县衙里的帮闲。

钱县令按说把他赶回去就行,没想到墙倒众人人推,户房的小吏揭发林全旺做手脚,改服劳役名单。

那年,林引旺和老银本不用服劳役。

今年又偷改名单,被人发现了,他本来花钱把事情抹过去,没想到靠山走了。

钱县令大怒,打了林全旺三十大板。

小麦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给了郭家一百斤高粱种子,是糯高粱,可以酿酒、做饭,不是甜高粱,不能熬糖。

郭家还不错,送来五只羊作回报。

小麦见郭家的人挺上道,在以后的日子里,就对他们不那么排斥,郭姨娘每次来,也都不空手,想要什么,几乎都能达到目的。

尹二不在家,林引旺特地给老银说情,把小麦留在娘家。

老银满口答应。

小麦的日子,和以前没什么变化。

没几天,王大嫂过来,口口声声要帮小麦做饭。

小麦当然知道什么原因,但也没有赶她走,有人帮着做饭,何乐而不为?

原来,王大嫂跟着小麦学了那三道菜,能做出七八分的滋味,尹家的餐厅,才不至于每次开饭,就人人脸色发黑。

可是,三道菜来回坐,很快大家都吃腻了。

王杏儿骂王大嫂:“你是憨憨得了一套风了,怎么来回这几个菜?”

王大嫂很委屈:“我也不会别的。”

秦氏没办法:“吃过饭,你去地里挖几斤野菜,送碱滩地去,老二媳妇喜欢吃荠菜饺子。”

这是让王大嫂去学习。

王大嫂心领神会,急忙答应了。

王大嫂挖了一筐野菜,估计够用了,这才去了碱滩地,小麦和汪氏确实在准备午饭,很简单的油泼面。

王大嫂见小麦跟油泼鱼一般,面条下出来,捞在一个大盆里,上面放了蒜蓉、芝麻等,用热油一泼。

如此简单,做出的面条却滋味美妙,王大嫂很惊讶,她急急忙忙跑回去,王杏儿已经怒气冲冲了:“你看看,饭点都过了,厨房还冰锅凉灶的。”

“我这就做,马上!”

王大嫂才发现自己不会扯面,她就手擀面,下出来用油泼了,和扯面滋味不同,但也很好吃。

原来,做饭还可以这样,王大嫂深有感触,吃过饭,洗刷干净,王大嫂就去了碱滩地。

那筐野菜还在厨房外面,小麦送小必成去上学,钗儿和素心、润心正帮汪氏安织布机。

汪氏要教钗儿学织布,侄女也大了,定下亲事,明年就要嫁出去,她必须教会侄女做家务,纺线织布绣花裁衣缝补,还有厨房那一滩。

素心和润心也跟着学。

王大嫂打了声招呼,开始择菜,去了杂草黄叶,还有根须。

小麦回来,看到这么多的荠菜,忍不住露出笑意:“明天,咱们吃荠菜麦饭。”

王大嫂只觉得心里发苦,她也会做麦饭。

憋了半天,王大嫂哀求小麦:“二少奶奶,吃荠菜饺子好不?”

小麦楞了一下,笑了笑:“行!”

王大嫂见小麦这么好说话,胆子大了些:“二少奶奶,家里还有很多咸肉,怎么办?”

“什么咸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