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章 买地(1 / 2)

加入书签

祭祀用品,一般都是用面捏出来蒸熟,这回林凤祥下了血本,却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让他非常难堪。

林引旺穿好蓑衣,急急忙忙跑进雨中,半个时辰才回来,车子和上面的肉,都沾满了泥水,连林引旺身上都是泥水。

“路太滑了,难走的很。”林引旺端着小麦给的姜汤,大口地喝完,然后才接过布巾,把身上擦干,换了衣服。

小麦很快端上一大碗放了姜末和花椒末的酸汤面。

林凤祥和林引旺两人,抱着大碗,吃得毫无形象,额头上都出汗了,身上也松快起来,他这才有精神想事情。

林凤鸣带着蓑衣寻过来,被林凤祥骂得狗血喷头,生气归生气,却不能不回家,他只让弟弟带走了羊和鸡。

“整头猪都给了林引旺?”林凤鸣吃惊得很。

“哼,你哥差点都死路上了,你还惦记着吃肉,回去!”

天气热,肉根本不敢那么放着,小麦连夜将们加工了,肥肉炼油,其它的熏的熏,腌的腌,还有焙干做肉松的。

不过,第二天,林引旺送给林凤祥一车饼,就是用高粱面、蚕蛹粉和鱼干粉加上盐做的,每户两个。

一头不大的猪,不到八十斤肉,村里的耆老等还要多占多分,普通庄户也就一小块,一两到二两之间,现在能拿到两个二两重的肉饼,村民心里已经很平衡了,觉得林引旺很仁义、大方。

那几个耆老虽然有些不高兴,但也没敢说什么,谁让他们丢下林凤祥跑了呢?

这场雨救了快死的庄稼,凡是人工浇过一遍水的,几乎都活了,一遍也没浇过的,自然活着的少。

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站在自家地头,看着毫无生机的干秧苗默默流泪,有人却因为自家庄稼保住了欣喜若狂。

在八月十五之前,还下了一场不太大的雨。

秋粮的秧苗虽然长得不那么高大,最后,收成却还可以。

小麦家,十三亩高粱,大概收了一万斤,大豆有些惨,收了五六千,谷子只有一亩,收了二百斤,红薯有八亩,这个产量大,最后收了三四万斤。

地里的白菜萝卜那要等霜降时才收,还不知道产量,但好不到那里去。

林小狗拿了五百斤高粱,夫妻俩还在林引旺这里蹭了几个月的饭,今年冬天,应该可以熬过去了。

村子里的百姓,多数都沉着脸儿,平时年成好,才能勉强吃得饱,今年这样的旱情,很多人都担心撑不到明年夏收。

就在一片愁云惨雾中,衙门还派人来收税了。

夏税就有很多人家无力缴纳拖欠着,秋粮比夏粮收入略微好一些,但也有人家没收上来的。那些差役和帮闲,才不管你家有钱没钱呢,若是不交,拉走关进监狱。

顾县令给上面报灾情了,但被驳回,因为涑水县还下了两场雨,还有收成,别的县颗粒无收,现在,周边的县都起流民了,朝廷那边,还要打仗,顾县令必须筹集五万担粮食,一万两银子,送到省府。

这些差役到下面收税,就加了一倍。

天下乌鸦一般黑,顾县令知道差役做手脚,但他却不去管,管了,谁帮他收税?

十几天收税时间,不知多少人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林家庄还算是比较好的,林引旺拼命浇地抗旱,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尤其是简易水车,让几十户人家模仿,救了不少的庄稼。

但还是有人被逼着卖地,林引旺原本还想趁机收购一些,被小麦阻拦了,眼下这社会,和明末特别像,她打算若是有流民起义,她就让爹爹带一家人去南方避难。

没想到有人找上门来卖地:“就是泊池东的那块地,旱涝保收的,今年这么旱,我家靠着一架老水车,还收了三千斤麦子。”

“你为何要卖地?”林引旺很奇怪。

“不瞒你说,我弟弟在省城犯事了,急需银子。”

“你家地是特别好,可我没那么多银子,再好我也买不起,对不住了,让你白跑一趟。”林引旺很心动,但看到小麦严肃的脸色,狠心拒绝道。

“你怎么能买不起呢?咱村谁不知道你这几年发财了。”

“那我也不过挣了百十两银子,建房子、买牲口,也花的七七八八了。”

来人很丧气,满脸不高兴:“你知道我和林凤祥家有仇,不可能卖给他,王家,我也不想卖,咱村就没人可卖了,外村的人,谁敢把手伸过来?”

“你咋不去找我那几个伯父呢?”

林老大和林老三也比较有钱的。

来人很不高兴:“你不买就算了,说那么多干啥。”

林引旺也很不高兴,还有强迫别人买东西的。

来人走后,林引旺的眉头皱起来:“闺女,那块地好得很,你为何不让爹爹买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