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章 蒸酒(1 / 2)

加入书签

地基起的比较高,怕夏天被淹了,接着是把柱子架起来,这才打墙、上梁,再把木椽一根一根摆匀钉好,上面铺苇子杆儿扎成小捆排成的席子,抹上一层泥,等泥干了,这才铺上谷子秸秆,一排谷杆儿用泥压好,才摆第排,一层一层,绝对不能含糊,这样的草房子,也能坚持几年不漏雨。根据需要,一下子起了五间住人的,三间是厨房、餐厅和酿酒房。

另一边,起了三间牲口棚。

“和人住的有啥区别?”小麦看到地基,很奇怪,就问林引旺。

“没有炕!”

小麦绝倒,服了!

林引旺以前在别人家做短工,就住在牲口棚里,大冬天也没有炕,两根凳子架个旧门板,所以,他刚开始想在里面砌炕的,烟道都留了,只是没有给小麦说。挨着牲口棚,是三个猪圈。

起房子是非常麻烦累人的,就这么简陋的样子,也花了六十几两银子,主要是木料费钱。

想想也能理解,毕竟树木要长很多年才能成才。

房子就建好了,最后是摆席感谢匠人和帮工,小麦还以为得做多少菜呢,林引旺做了一大锅大烩菜。

说起来林引旺这人,还真多才多艺,他以前在冬天里,还经常帮人做席面,普通的蒸扣肉、炒回锅肉,还有拌个凉菜什么的,都做得不错,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主家有什么东西,他就做什么菜,不像有个叫林凡奇的厨子,必须按他的菜谱准备东西,否则,不做。

所以,冬天闲了,请林引旺做席面的人挺多。

焦氏对此事很是支持,反正,林引旺闲着也是闲着,给别人做一次厨子,主家都要谢厨师,会送一碗肉菜、一碗豆腐菜、一碗炒素菜、一碗凉拌素菜。

这些林引旺都不敢拿回一根菜毛,全都送到西院,孝敬那边一家人了。

提起来都是泪,不说了。

虽然林引旺刀工一般,手下却极快,又有小麦和老银、尹二帮忙,从早上起来蒸两大锅几十个馒头,到中午做好一米五大锅的一锅大烩菜,倒是有条不紊的。

小麦在爹爹做好了菜,出去的当儿,在菜上放了一把葱花,然后,从空间弄出一块大油,放到舀饭勺里,在锅下面的余火上加热,然后泼在葱花上面,再擦干净舀饭勺,把它放到锅里。

林引旺买了一斤肥肉,剁碎了烩在锅里,大家看不到肉,但能吃到肉味。

所有的人,都端着一大碗烩菜,拿着麦面和高粱面做的二和面馒头,吃得喜笑颜开。

大多数的人家,连一点荤油都舍不得放的,所以,这已经是非常好的答谢宴了。

送走所有建房的人,尹二尹三去和泥,准备建土炕,小麦收拾厨房这一摊,林引旺和老银,是盘火炕的师傅。

林引旺就是这么强,还会盘火炕。

一下午时间,盘两个炕,第二天继续,五个房间都盘好,阴干三天,才让小麦用麦衣烧炕,麦衣就不怎么起火苗,全是烟,就是让烟熏着,让它慢慢干透,不然容易干裂。

趁着天气还暖和着,他们抓紧时间再酿一茬高粱酒。

自家的高粱米粒大饱满,口感好,留了两千斤做口粮,其余的才酿酒,不足的,都是在集市上采购的。

一下子酿一万斤的高粱,林引旺有些底气不足:“要不,少酿点?”

小麦帮爹爹宽心:“我们都试了好几回了,再说,一万斤高粱,也不过三十两银子,怕啥?”

林引旺想想,下定了决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