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0章 不速之客(1 / 2)

加入书签

王强得到了大法官的赦免。

他并没有想到,自己一番实话能得到赞赏,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自己无罪释放。

只能说是意外之喜。

法院中,王强并没有对大法官说任何的话,只是简单在胸口画个十字。

这是大法官做出的选择,用不着他做任何感谢。

不论如何,最后的结局,是他愿意见到的。

总算不至于初入此地便沦为阶下囚。

王强埋头看了看自己还算白嫩的小手,又捏了捏薄衣物下并不算凸起的肌肉。

凭借这些,他没有自信从监狱里走出来,更不要妄想学习某电影主角,凭着一把手指粗细的小锤子,花17年完成越狱壮举。

他没钱没势,真的进入监狱,没有保释的可能。

眼下,误会完美解除,当然是最好的结果。

大法官缓缓坐下,他的手同样在胸口划了个十字,算是回应王强的问候。

两个素未谋面,相差数十岁的男人,在这一刻达成了一种古怪的默契。

至少在此刻,他们是相互信任的。

大法官认为王强天生不是罪犯,而王强也默认,大法官人虽老,但并不固守成规,而是有原则。

法院内的众人开始散场,一些愤慨的热血青年,显然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捶胸顿足。

有人狠狠锤击法院的共用座椅,发出嘭嘭声,直至自己的拳头发红发肿。

有人以头抢地,嘴里念念有词,认为这是一次无理取闹的审判,是大法官最失败的一次裁定。

有人对着场中央那具正义女神像竖起中指。

“我很失望。”

“这是20世纪,这不是中世纪,不是文艺复兴时代!”

“依靠演讲才能博取特权的时代早已经一去不复返,法制,将比个人才能更加公平公正!”

“大法官先生,你应该清楚,这场判决的观众,不止有我们在场的一百五十人,更有托邦城所有普通群众。”

“上到托邦城议院,下到托邦城城立看守所!”

“我对大法官的裁定结果表示不满!”

“抗议!”

“申请重判!”

……

即便表达这种意见的人有不少,高台上,以大法官为首的三位法官,还是经由侧门离去。

并不做任何解释。

这就是大法官的权力。

他有权做出裁决,有权不对群众做解释。

在法院上,他就是绝对的主导,除非另外两位辅助法官对他的裁定一致反对,才能迫使他的决议进行复核环节:经过十三人组成的民主评议会核定。

不满的公众远超13人,但他们不是评议会成员。

他们只是普通人。

随着三位法官离去,也标志着这场审判的结束。

王强对自己的义务辩护人表示感谢,只见他从上了锁的方形束缚中走出后,握住辩护人的手:“谢谢你为我展开的辩护。”

“衷心感谢。”

此人,具拉塞尔说,是枫叶警局的公益律师。

他不收辩护费用的原因在于,他所提供的辩护,都是公益性质。

专为王强这种无律师可寻的人服务,保障程序正义,以及嫌疑人最基本的权利。

这种程序正义,在托邦城法系中,近乎于是不可缺少的。

倒也不是很难理解,在警察抓捕罪犯时,总会说一句无关痛痒的话。

“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不保持沉默,那么你说的每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

这句话看似是废话,但实则是保障了罪犯的沉默权,是程序正义的体现。

如果缺少这句话,嫌疑人可以起诉抓捕人。

……

被握着双手,辩护人有些不好意思,微笑道:“你应该感谢你自己。”

一番握手后,他收回自己的手,这才道:“说实话,王强先生,一开始我并不太愿意接你的案子,我和很多律师一样,认为你的嫌疑很大。”

“但出于职业素养以及人道主义,我还是担任了你的律师,在为你辩护时,我其实并未尽全力。”

辩护人看了看王强的眼睛,这一刻,他没有回避,没有闪躲。

干脆的直视。

“但听了你的自述后,我和大法官的认知一样,你这样的人,不可能制造了连环杀人案件,真正的凶手,一定另有其人。”

“更何况,证据不足是事实。”

和王强眼神对视说出这番话后,辩护人的内心好受了很多,如破除了心魔:“不得不说,我很感谢今天的经历。”

他指了指远处还在拍摄逗留的手动摄影机:“并不是这场判决有怎样的影响力。”

“而是你。”

再次看向王强,这一次,他主动握住王强的手。

只见他缓缓半跪下来,将王强的食指放置于自己的天灵盖上,闭着眼,神情虔诚,心跳放得极慢。

见王强想要挣脱,并且来扶自己,他连忙制止:“先生,请给我一次机会。”

辩护人抓住机会,像是在完成洗礼:“在以往的三十四载中,我犯了无数的罪,今天,我甚至将自己的私人立场带进辩护现场。”

“我从未剖析过自己,因为人最难得就无非两件事:一是强加自己的意志给他人,二是直视自己的劣根。”

他看了看自己的鼻尖:“显然,我也是这样的人。”

“王强先生,谢谢你,是你让我有勇气直面自己。”

“你言重了。”

王强接连推诿,将对方扶起来,并和对方道别。

“都走了。”

所有人都走了,他该去哪?

找联邦银行的两位高管谈生意吗?貌似不太合适。

王强当然明白自己为何会会站在这法院里。

昨天晚上,拉塞尔带着一众警察,几乎将联邦银行楼围了个水泄不通。

就是为了抓自己。

无论这当中有怎样的误会,有一点可以肯定:误会的源头定然来自于联邦银行两位高管。

“因为那张身份证件,他们将我误认为杀人凶手,这能理解。”

“但无法原谅的是,他们在我入睡后,仍悄悄潜入。”

想到这,王强的余光突然看见了公诉人席位的拉塞尔。

此刻,偌大的法院已经空空荡荡,记者都已经陆续离去,摄影设备已被搬走。

但拉塞尔还站在原地,打量王强。

在他身后,除了一名枫叶警局的助手,还有联邦银行的两位高管。

王强毫不怯场,和那种目光对视。

从拉塞尔咄咄逼人的目光当中,王强看出了怀疑,看出了不满。

不止如此,拉塞尔身边的下属,以及联邦银行两位高管,眼眸中都具有强烈的怀疑。

只不过,目光不像拉塞尔那么大胆且直接。

“王强先生,不得不说,你的演讲天赋,暂时救了你的命。”

“但我用枫叶警局警长的身份担保,你就是开膛案凶手。”

拉塞尔的情绪还算正常,但说的话已经略显偏激。

他已经忽略了大法官做出判决的现实原则。

拉塞尔捏了捏自己的指关节,像是在活动筋骨:“你的自由只是暂时的,枫叶警局对你的调查不会就此终止,祈祷吧,祈祷你不会露出马脚。”

“另外,奉劝你不要离开托邦城,逃跑只会更加坚定我们抓捕你的决心。”

他甩了甩自己的双手,经过拉伸,十根手指仿佛更加细长。

“最后还有一点告知与你。”

“托邦城从文艺复兴走到今天,花了六百年,这不是那个依靠演讲才能左右社会舆论的古典时期。”

他拍了拍腰间的枪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