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平静的一夜(1 / 2)

加入书签

“依某想来,东江军主力在辽南发动,辽东的敌人也会配合行动,牵制我军。”

巩阿岱在城墙上站定,望着远方营寨内的点点灯火,沉声说道:“连山关、本溪恐怕已经被敌。”

巴布泰苦笑了一声,说道:“按照郭大靖的行事风格,某也是这样认为。只是敌人的提前行动,确实出乎了预料。”

“显然,我们中计被骗了。”巩阿岱叹了口气,说道:“现在全部集结,已经落了后手。再者,秋收若受影响,即便击退敌人,形势也不容乐观。”

巴布泰十分赞同,东江军的提前行动,确实很毒辣。

即便是暂时击退了东江军的进攻,秋收不佳,照样扭转不了形势,甚至会更加恶劣。

“东江镇的人口不断增加,才能支持他们的军队专心作战。”巴布泰有些后悔地连连摇头,说道:“以前杀的辽人太多,逃人也没能有效遏止。”???..coM

巩阿岱苦笑了一下,说道:“谁会想到现在这种情况呢,人力不足一直是大金的缺陷,只不过没有得到重视,也确实养不起那么多的人口。”

建虏叛明后,本身只有几十万人口,面对的却是上百万的辽人,如何统治就成了难题。

老奴采取的是最粗暴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屠杀。先杀无粮人,再杀有粮人,动不动就屠城灭镇,导致大批的逃人为了活命而拼死一搏。

在之前的时期,建虏能够得到抢掠到大量的粮草物资,比如广宁之战,就足够滋润几年的。

但到了老奴统治的后期,直到止步于宁远,建虏已经没有能够大量掳掠人口物资的地方,危机也就降临下来。

老奴死的那一年,直到皇太极登基继位,应该是建虏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

可惜,袁崇焕抓不住机会,只会修城筑垒,全然不敢主动出击,甚至连友军都置之不理。

丁卯胡乱后,建虏打残了东江镇,抢掠到了人口钱财物资,靠着这些,才勉强渡过困难时期。

但到了崇祯二年的时候,席卷漠北的大饥荒,再度使建虏陷入困境。如果不是袁崇焕资敌卖粮,建虏想绕道入关,路上的粮草问题也难以解决。

可惜,郭大靖的横空出世,数年苦心经营的东江军,粉碎了皇太极劫掠人口物资的企图,使得建虏一蹶不振,颓势难挽。

现在,建虏是既缺人,又缺物资,辽东惨败又使抢掠朝鲜的阴谋落空,就只剩下苟延残喘了。

如同濒死的人一样,建虏还在拼命挣扎,想着多喘几口气。可惜,结局已经注定,只要郭大靖还在,他们已经没有了翻盘的机会。

后悔也好,无奈也罢,奴酋已经难以解决人口问题。军队数量七拼八凑,胡子兵、少年兵已不稀奇,耕种生产的劳力更是奇缺,还能坚持到几时?

巩阿岱和巴布泰已经能想到此战之后的情形,因为兵力集结作战,大片的庄稼无人收割而烂在地里,吃饭都会成为问题。

….瞭望着城外,巴布泰低沉地说道:“辽南敌人的主力应该不止这些,想必还在蓄势待发,等待着时机,寻找着漏洞。”

巩阿岱垂下眼帘,对此判断深以为然,缓缓说道:“只看到郭大靖的帅旗,毛文龙或是坐镇,或是率领另一兵团,窥机而动。”

“辽阳才是敌人的目标。”巴布泰沉吟了一下,说道:“鞍山驿只是前哨,敌人必须攻取,我军却未必要死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