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6章 雄才大略,令中山王折服(1 / 2)

加入书签

思想决定高度,态度决定一切。

自古以来,能为将者、云云皆是。

能为帅者,寥寥几十人。

商界之中,自秦皇汉武以来,中原大地上亦曾出现过许多将才。

但凭借超前的认知,超越时代的智慧和盖世的才学,肖章无疑是大梁这个时代里,难得一见的商业帅才。

对于这样一个帅才,受益最深的,还是带着24万大军正在檀州围城打援、疯狂消耗着东古人的中山郡王。

中山王郡王为何不一鼓作气,凭借铳炮的犀利干掉宗弼、拿下檀州呢?

他选择围城打援,其实并非其本意。

那个策略始作俑者,实际上还是肖章。

当初,在三王合兵北上出征日,肖章便曾将一封密函交给海阳郡主。

海阳郡主带着那封密函见到其父亲,呈上书信、待中山王打开并看完后、

那对父女,当时就被肖章在兵事谋略、兵法运用和国势智思上的能力,给深深的震惊并折服了。

那封密函中,肖章究竟写了些什么呢?

首先,肖章对当今天下做了一番大势剖析。

大梁周边,北有东古、北戎,西有大夏、西羌、西狄,西南有三苗雄踞。

东南的安南、东北的百济、海上的东瀛亦皆是对中原虎视眈眈、觊觎良久。

诸番邦中,唯有孤悬于东边大海上的首里,是真正衷心听命于大梁的属国。

在这些势力中,大夏前些年已被打垮,如今只有户210万、披甲能战不足50万,难以再轻易举兵进犯中原。

西羌虽然地盘大、户数达到了800万,可其内部矛盾重重、权利争夺与王室之间的倾轧愈演愈烈。

所以至少在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时间内,西羌难以集结重兵,对中原形成直接的威胁。

西狄与大梁中间被西羌、大夏隔着,其政治形态实际也是城邦联盟的形势。

纵有700万户,拥有强骑之兵80余万。

西狄是有贼心、没贼胆,该国没有突破西羌封锁、直犯中原的实力。

西南三苗,自得知夏光裕甩一营奇兵南下,肖章便坚定的认为、从此三苗再无祸患。

基于对夏光裕个xing的了解,肖章确信。

只要他搞定百夷,土司联盟形势的西苗和南瓯,亦将用不上几年既会被夏光裕或强行征服、或以策抚定。

至于更远处的安南,伴随着宿安郡王选择偃旗息鼓,奉旨去了岭南西路的合浦郡异地就藩。

有他在守在南边的国境线上,安南是既别想富国强兵,更不敢越过南天关、再犯中原。

百济和东瀛那两个番邦,如今均出于内战之中,更是无需视为大患。

以此定论,大梁如今这强敌,实则只有两个。

其一,东古全民皆兵,拥有150万大军,且频繁寇边、进犯中原,占我国土、杀我袍泽。所以,东古是必须先行歼灭之大敌、死敌。

其二是拥有控弦180万,但也在因汗位争夺,暂时陷入内乱中的北戎。

但是以北戎人的民族xing格,其内乱不会延续太久。

肖章认为,最多不出五年,北戎人即可重新完成统一。

最多不超十五年,北戎人必会再次大举南下来进犯大梁。

综合这些分析,肖章给中山王,也是给大梁献上了一个绝对现实的大战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