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董府窖藏(1 / 2)

加入书签

遂宁窖藏的发现纯属偶然,是当地农民王世伦在兄长王世全家的菜园中,为其挖身后居所时无意中发现的。

他们迅速报案,两天后文物部门的专家进场。

经过发掘,现场出土了985件宋代瓷器。

遂宁宋瓷窖藏的出土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特别是其中出土的荷叶形盖罐,高31.3厘米、宽23.8厘米、最大的腹围接近一米。

这种器型以前一直被认定为元代出现,而遂宁窖藏出土的这件,不仅是南宋龙泉青瓷中最大的一件瓷器,也是宋瓷当中唯一的一件同形器物,堪称国宝。

而陈文哲看到的那群盗墓分子藏起来的瓷器,属于国宝级的也不少。

像是南宋龙泉窑青釉弦纹三足瓷樽、南宋龙泉窑青釉莲瓣纹瓷盘、南宋JDZ窑青白釉刻划缠枝花卉纹大瓷梅瓶、南宋JDZ窑青白釉素面兽足鼎式瓷炉等。

其他的一些珍品还有不少,比如南宋景镇窑青白釉大口蟾蜍形三足瓷水盂、南宋景镇窑青白釉印花缠枝莲荷纹三足瓷笔墨插、南宋景镇窑青白釉凤首流瓷水注。

更加珍贵的也有,比如一些鼎、尊、炉。

像是南宋景镇窑青白釉凸雕莲荷纹瓷尊、南宋景镇窑青白釉八棱鼎式瓷炉等。

自古以来,川省因较少受到战乱影响,经济不断发展。M..coM

到唐朝时已有“扬一益二”之说,川都已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1165年,南宋与金达成的隆兴和议。

到1228年,蒙古军队第一次入侵川省前63年的时间里,川省的外敌威胁基本解除。

在这期间,除了短暂的吴曦叛乱以外,总体承平,人民安乐。

对于偏安江南的南宋朝廷来说,川省一度贡献了全国税赋的三分之一。

这种局面,直到宋蒙战争全面爆发才被打破。

通过梳理这些窖藏可以发现,它们呈现出三个主要的特点。

第一,窖藏年代大都集中在南宋宁宗嘉定以后,到南宋灭亡(1208年~1279年)的70年间;

第二,分布地点主要在川省中部的四川盆地,西至雅安、芦山,南至长江以北。

在当时属于川省人口密集、经济附属的地区;

第三,物品多为富户所埋。

这一时期,正是蒙古军队与宋朝的抵抗力量在川省反复拉锯的时期,

窖藏的主要集中地,也多为当年的主战场或元军进军路线。

也就是说,这些窖藏很可能是当时人们在纷飞的战火中,为自己未来重返故土,埋下的一点种子。

遗憾的是,这些器物的主人,应当是再也没能回到故乡。

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董府窖藏,也就是一户姓董的人家遗留下来的窖藏。

时间回到南宋端平末年,川都府路彭州城里的大户人家董府,听说蒙古人已经攻破剑州(今剑阁)打了进来。

他们料定成都迟早会沦陷,于是,他们决定把府上日常使用的金银器掩埋起来,等着战乱过后再取出来。

果不其然,同年9月,蒙古军仅用一个多月就攻入成都城。

他们一路扫荡,生灵涂炭。

而董府之人离开之后,纵然战事早已平定,董府的人们却再也没有回来。

或许,他们一家老小都在战火中惨遭杀害,又或许他们已经踏上了逃亡之路,却再也没有机会返回故土。

具体情况,我们已经不得而知。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